武术是一项多功能运动。 如何在实战中练好武术? 首先,你应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以帮助你摆脱练习武术的误区。
1、运动形式
它以单一动作或单一运动作为锻炼形式。 锻炼方法简单易行,锻炼难度循序渐进,锻炼效果逐渐提高。 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吸引力。
比如武术的单项动作、步法、身法等。比如体能训练、柔韧性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平衡能力等都是增强肌肉纤维密度的武术练习,骨密度,改善心血管功能。
2. 常规练习形式
套路运动分为拳击套路和器械套路两大类,又分为单项训练套路、陪练套路、团体训练套路三种类型。
武术套路将搏击技术动作分解,与养生动作、观赏动作、竞技动作相结合,形成系列动作。 常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序化锻炼和表现形式。 以攻防动作为主要内容,力学与美学相结合,追求锻炼全身的运动。
3. 引导技术
导引术是一种追求内外兼修、内外强健、身心双修的体育锻炼方法。 古书记载,商代的祖先就修炼导引。 文物和考古表明,秦汉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将指导技能与战斗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当代,导引又称阳气功。 经典导引已作为全民健身项目进行研究编写和推广。 比较流行的有五禽戏、八段锦等,但别有用心的人却把导引过度包装、过度营销,当作武侠小说、神话气功那样的内功。
四、导引术与咏春拳的关系
导引术是呼吸、气运和形体动作的结合。 其主要特点是:“导气使体和,牵引使体柔,以气辅”。
叶问咏春、武大行洪拳、铁丝拳等南拳拳法均注重呼吸和缓慢的动作。 套路结构以呼吸为引导,结合格斗分解动作,编成套路练习。 咏春拳三套路以动作顺序、身形步法、呼吸引导技术、格斗动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因此,有人说咏春拳是所谓内家武术的原因。
5、实战并不是套路的直接形式
咏春拳套路并不是由两到三个格斗动作组合而成。 相反,它是对打斗动作的分解,利用导引术的身形和步法来呈现动作姿势。 也就是说,利用套路的身形、步法、动作进行实战,就是利用养生技巧进行实战。 武术起源于冷兵器时代。 在和平时期,平民很少部署武装力量。 武术只能作为艺术、竞技、体育来传承。 因此,也很容易产生技术偏差,变成花样、绣腿。 武术以格斗的形式进行训练,可以进行实战,练习套路可以帮助你强身健体。
咏春散手实战教学
6.武术搏击运动形式
斗,是一个古汉语词。 古代用得不多。 清末民初再次流行。 搏击运动又称散手运动,分为徒手格斗和器械格斗。 武术搏击运动形式是两人或两人以上遵循一定规则,运用攻防技术和动作,进行斗智斗勇的运动方法。
七、套路与格斗的关系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 武术搏击与套路既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又可以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 通过日常练习,有助于灵活性,发展全身锻炼,熟练动作,提高动作变换变化的协调能力。 格斗练习可以提高攻防对抗技巧,加强对动作攻防意义的练习和理解。
八、当代武术的定义
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徒手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它还包括练习、日常活动和格斗运动。 三种运动形式,注重内、外运动并重。
9. 挑手
赤手,又称赤翘,是南拳传统的对打方法。 这是同学之间无需防护装备的一种安全的对打形式。 双打是两人了解动作攻防意义、练习放松、提高动作反应能力、培养武术兴趣的一种练习形式。
10. 咏春木人桩
木人桩是武术的辅助训练工具。 咏春拳、洪拳、蔡李符等南拳拳种都有木人桩作为训练工具。 在没有伙伴的情况下对木人练习基本的武术内容。
11、武术三大距离、四大范围
加强自身技能训练,覆盖散手打、踢、拿、投四大动作范围。 主要有三个距离:远、中、近。 实战是靠和别人一起练习来提高的。 合作伙伴均有安全具保护,双方注意安全。 他们利用打、踢、抱、投等动作进行对抗训练。 他们在三种距离上使用战术:远、中、近。 对抗战斗。 循序渐进,练习总结,提高战斗技巧。
体育专业(武术)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
12.武术指导员的法定资格
2001年8月7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并同步实施。 2004年6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开展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定义: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体育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人员。 俗称武术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方向:武术)持有专业资格证书上班。 ——东莞社会体育专业(武术)教练、咏春拳大师梁康撰,2022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