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武术)选拔赛上,25岁的浙江大学女硕士生陈晓莉凭借稳定的表现夺得女子太极拳和太极剑双料冠军。表现。 她也有望成为全国冠军。 走出去,参加2022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现在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武术,感觉自己就是为武术而生的。” 陈晓莉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心中的武术梦想,她从9岁开始习武,到现在已经16年了。 荣获各类奖项100余项。 2014年9月,她凭借运动员身份,未参加考试就进入浙江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四年后,她以连续三年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该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名副其实的“颜值高、能力强的学术大师”!
荣获双料冠军
从全国武术名家中脱颖而出
抱麻雀尾,分野马鬃,抱膝而行,云手,左右穿梭,捂手抱臂敲打……陈小丽打着太极拳,挥舞着太极剑。在比赛中。 她流畅的动作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最终,获得了9.70分的高分。 谈起自己的成绩,陈晓丽既惊讶又兴奋,“为了争夺代表全国参赛的名额,全国各大高校都派出了自己的‘武术名师’。对于比赛中的武术套路, ,我通常会练习它们。” 数量不多,感觉竞争很激烈。”
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赛有来自全国37所高校的近130名选手参加选拔。 陈晓丽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夺得女子太极拳和太极剑双料冠军。 她还将代表国家队参加2022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比赛结束后,陈晓丽获奖的好消息瞬间传遍了全校师生朋友,引来不少点赞。 得知女儿获奖后,陈小莉的妈妈非常高兴,“我的女儿太优秀了,我为她感到骄傲!”
事实上,想要在全国选拔赛中从众多武术高手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赛前半个月,陈晓丽每周都会练习20套武术套路,每套有40多个动作。 “赛前需要大量训练,形成肌肉记忆,才能保证场上稳定,更加稳定。” 保证能赢得比赛。”
9岁开始习武
艰难的生活让他更早懂事
“我从小就喜欢武术,对金庸武侠剧中的功夫非常着迷,在家里,我经常和哥哥一起模仿剧中的人物。” 谈起自己最初习武的原因,陈小丽告诉紫牛新闻,她非常喜欢《神雕侠侣》。 《传》的郭靖被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英雄情怀所吸引。 2005年,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赚钱,陈小莉和弟弟在家无人照顾。 他们的父母将他们送到当地的一所武术学校。 “我和哥哥不在一个班,周围也没有认识的人,每天都感到很孤独。”
回忆起小时候习武的经历,陈小丽笑着说,那时的她还不知道怎么梳头发。 她曾经把口香糖粘在头发上,这让她很痛苦。 最后,她让宿舍阿姨把头发剪成了短发。
“武校里的生活条件不太好,洗澡的时候,得拿个水桶从食堂水池里接热水,提水桶到洗澡的地方,只有三分之一的水。” “水留在桶里,在颠簸的路上全部掉下来。”陈小莉说,虽然生活很困难,但她在武术学校的生活很充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她的能力。自力更生。
2008年,陈晓莉到温州体校学习。 因为她年纪小,很多东西不懂,所以教练就教给她各种习武的规则。 “尤其是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我们要求非常严格。 我们不可以使用任何电子产品,不可以穿牛仔裤,也不可以吃垃圾食品。 ”
这段经历教会了陈小丽自律,她每天都过得充实,让一切都感觉新鲜。 这也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爱上太极拳
我曾经因为底板稳定性差而怀疑过自己。
正是在温州体校的经历,让陈晓丽对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产生了兴趣。 2010年3月,14岁的陈晓丽加入浙江省武术队后主要练习太极拳,如今她已成为一名职业太极拳运动员。 刚开始学习太极拳时,陈小丽的跳跃能力不是很好,练习起来比较困难。 后来,她比其他运动员练习得更多。
“完成整个武术套路需要蹲3到4分钟,所以腿部的力量比较高。” 陈小丽介绍,练习太极拳需要保持下半身的稳定,尤其是起跳后单脚着地时。 对脚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所以在练习太极拳的初期,她注重下半身的稳定性和下半身的力量。
陈晓莉表示,尤其是2015年到2017年,由于稳定性问题,她在场上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好,这对她打击很大。 她说:“单脚落地时要求保持静止,但我落地时总是不稳定,因为晃动影响最终成绩。”
“也许是我对自己要求太高,把冠军看得太重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陈晓莉向教练和师兄师姐寻求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态调整,她重拾信心,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再加上她扎实的训练,她在赛场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别人家的帅气学霸
毕业后,我想成为一名传播武术文化的老师。
“作为职业运动员,我们的实践能力比理论知识丰富得多,但我们却常常被别人误解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为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陈晓丽有了进入大学系统学习武术理论知识的想法。 。 2014年9月,她因运动员身份而未参加考试,进入浙江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就读。 “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写论文、制作PPT是最基本的技能,但职业运动员通常接触不到这些东西。” 学习理论知识远没有陈晓丽想象的那么简单。 大学刚开始的时候,陈小丽连PPT都不会做,也不知道什么是论文。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陈晓丽很清楚,学校不会因为她是一名特殊人才的身份而对她多加照顾。 由于写不出论文,她就上网查资料,请老师和姐姐们慢慢学习。 为了平衡训练和上课时间,她早上6点就起床。
她表示,理论学习弥补了以往培训的不足。 2018年9月,他以连续三年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我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如今,陈小莉不再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 她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颜值高的学术大师。 曾获得第七届亚洲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A组太极拳冠军和2014年全国武术套路太极拳锦标赛冠军。 太极拳冠军、2019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自选太极剑冠军,以及100多项荣誉奖项。 陈晓莉笑着说:“大学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丰富了我的文化理论水平,开阔了我的视野!”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陈晓丽表示,除了认真应对后续比赛之外,她还想成为一名A老师。 她说:“我的导师林晓梅教授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训练和研究成果,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毕业后,他会像导师一样传播太极文化,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武术。”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