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板敲敲武术知识传承还能这样玩

  我来到衡水市盛世桃城小区步行街,听到了铿锵的武术练习声,跟着声音来到了戳脚传习所展览馆前。这时,眼前出现了十几岁的孩子们正在专注的练习武术。我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身材高大、浓眉大眼,正在耐心地指导学生如何练习。他一边讲解,一边身先士卒地做出示范,他的拳脚虎虎生风、刚劲有力,眼神中透着锐利。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戳脚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宋君杰。 戳脚起源于少林,创立于宋朝,精益求精到明朝,盛极一时于清朝,是“北腿”的主要流派。戳脚动作舒展大方、矫捷刚健、放长击远、刚柔兼施,拥有较强的健身性和实战功能,备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特别是那由宋君杰的祖辈独传下来的戳脚十三脚,被称为“戳脚之魂”,是中华武术的瑰宝。 作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戳脚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这门武术的传承人,宋君杰肩上的责任更为重大。在他祖辈那个年代,尽管很多人对戳脚非常热爱,但是由于战争和政治的原因,很多传统文化都被遗忘或者消失了。因此,宋君杰认为传承戳脚不仅是对自己家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听到宋君杰的话后,感到十分担忧。在过去,人们虽然练习戳脚,但文化水平低,没有完整的戳脚汇总。宋君杰告诉我:“如果我们这一代再不好好保护,这个民族的瑰宝就会慢慢消失了。”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不由得揪起来。 宋君杰拿出了他写的文稿,这是他花了几年时间挖掘整理的五虎断门枪、戳脚地躺刀、奇枪八卦刀、戳脚十三脚的宝贵资料,他准备将它们全部汇总成名为《戳脚十三绝技》等书籍。这些书籍图文并茂,每个歌诀、每个动作都有宋君杰进行详细演示和注释。宋君杰告诉我,这只是他准备整理出版的戳脚大型武术系列丛书《戳脚汇总》中的一小部分,在接下来的5年内,他还将陆续整理出版136项套路。目前,饶阳戳脚八趟金刚锤一至四趟、原生态金刚八式已经成为书籍。 为了更好地传承戳脚技艺,宋君杰创立了燕杰武术学校。在精心教学的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戳脚比赛。他的学生在世界、全国武术大赛上获得冠军和金牌,在央视上露面,走进北京人民大成为国际武术大赛的代表。我觉得,宋君杰的努力和奉献是这门武术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我所在的燕杰武术学校让戳脚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宋君杰一家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表演戳脚,在多家电视台上录制弘扬中华武术文化的电视节目。这些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适应新的形势,宋君杰办起了文武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员。目前已经有60多名学生考取了各种高等学府,他们成为新一代中坚力量,将带领戳脚的发展。同时,他还成立了戳脚原生态套路表演、演出团,建设了戳脚会馆、演武厅、展览厅、资料库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多功能的培训基地。 在著书立说、开办学校的同时,宋君杰在谋划下一步,建戳脚博物馆,建立完整的戳脚档案系统,收集关于材料、器械、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数据。他告诉我们,正在筹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戳脚颁牌仪式”,这将是对戳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肯定和支持。我听说将举办“武术文化传承仪式暨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以上项目展演”大型公益活动,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希望这个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了解戳脚。作为一名习武者,我深知少年强则国强。我的父亲宋中和生前曾说过:“传承民间原生态传统武术,倾毕生所学,献技、献艺、献资料。”如今,我也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武术人才,让武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发扬光大。我希望我们能够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河北日报》(2015年5月5日) 07版记者马路报道的内容。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