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劲”,这是形意拳六劲的两种。我爱练习形意拳,因为在练习过程中,我能够体会到不同的劲力和形态,这是其他武术所没有的。形意拳其中一点就是需要修行精气神,不然就是白搭。如果缺乏精气神,即便是练到硬功夫,也是无法达到“气行滚滚”的境界。
形意拳功夫的层次划分,是前辈们对习武经验的总结。初步功夫是要规范身形,只有“外形”标准,才能开始练习二步功夫的“气路劲节”之运用。如果形态不正,那就不可能顺畅地运行劲力。初步功夫练习的是明劲,而二步功夫练习的则是“暗劲”。我觉得这是形意拳的独特之处,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之一。腰、抖劲等技巧,可以提高初步功夫的效果,同时也会帮助我感受明劲的力量。当我进入二步功夫的练习时,我学会了如何平衡内外,配合明暗劲,使我的拳法更加充实。然而,在三步功夫里,我需要通过对抗训练来实际应用这些技巧。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技巧,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耐心。
我发现形意拳的层次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知与学习,而我在日常的练习中也会发现许多内容是相互交叉和相容的。有时候,我会发现自己已经可以掌握一些比较高级的技巧,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例如,在我单练的时候,我可以使用振脚、抖绝、拧腰和抖劲等技巧,以提高初步功夫的效果并感受明劲的力量。在进入二步功夫的练习阶段时,我学会了如何平衡内外并配合使用明暗劲,使我的拳击更加充实。而在三步功夫中,我需要通过对抗训练来实际应用这些技巧,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技巧,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耐心。少于原文字数,并保留Html标签:裹钻翻、尾闾动等技巧属于初步和二步功夫的范畴,在对抗或搏击中的应用则属于三步功夫的范畴。而发人之技则更像是三步功夫中的重点。
我知道,掌握顾和打的最佳时机需要在对抗中培养,才能从“有意”到“无意”自然而然地转化。但是要想在实战中运用顾和打的最佳方式,需要在单练中不断强化和巩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功夫的层次关系是逐渐升级的,初步功夫是二步功夫的基础,而二步功夫又铺垫了三步功夫的基础。没有初步功夫或二步功夫的基础,就无法达到三步功夫的水平。从体力方面来看,初步功夫适合青少年,而二步和三步功夫则更适合中老年人。尤其是三步功夫的练习,对于身体健康和增长内力都非常有益。通过与武友的推手练习,在良好的习武氛围中,能够让个人的功夫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降反升,这也是内家拳功夫大师成长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功夫的增长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采取捷径。需要坚定信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个人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扎实地进行学习,才能逐渐取得成功。
对功夫的追求需要注重细节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要走捷径。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科学的指导下,才能逐渐提高功夫的水平。我一直都梦想着练就一种超越人类能力的功夫。然而,我也知道,我需要把功夫增长的重点放在调动可能及近于极限的方面。但我也不应该强求自己去超出能力的极限,因为常言道“过强易折,气大伤身”,我们要注意防止在练功时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我进行功夫练习时,必须在一位“明”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善于学习、交流、总结和自我修正,才能避免走弯路。
作为一个形意拳人,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歌诀,如“打法定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方为真,拳如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这意味着,在通过练拳来打人的时候,必须要将打法贯彻到身体上,也就是体悟到位。手脚的击打必须要做到手脚齐到,在出拳的时候身形依然要保持规范,遇到敌人时要有不畏惧的火烧身的精神头,勇往直前,奋力一击。
另外一句歌诀是“头打去意击中堂,两手外拨人难挡,脚踩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这句歌诀强调了在攻击对手时,中门位置的重要性。必须要准确地执行击打策略,占据双方中间位置,相对于对手占优势,即使是对于一位“神仙”也不愿让自己身处劣势。露蝉说得好:“收住中门,往开里打”,但我们形意拳则要抢占中门,从中门往里面打。所以谁能获胜,关键在于拳师的功力和对时机的把握。
在虎式招式中,有句歌诀说:“手打起意冲胸堂,其势好比虎捕羊,站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 这意味着在使用虎形招式时,必须要有如虎捕羊一样的气势,以展开攻击并打败对手。同时,还要注意两肘藏于肋下,保持站稳和力量的展现。
以上这些歌诀只是为了激发作者的想象力。还有一些其他歌诀,我将它们写出来,供形意拳爱好者解读。其中,“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上步变式还。”意思是双胯相连,阴阳之间有相互结合,其中外胯的打击方式像是直立的鱼,而在里胯上步时则要变化不定。
另一句歌诀是“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了笼,浑身转动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这句话中强调不明显而有效的膝击技巧,像是一只猛虎挣脱笼子,快速转动全身来攻击,并且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左右明显的拨击也是拳击技巧的另一个难点。在形意拳中,有几句歌诀非常重要,比如“肘打三节不见形,用法全凭蛇出洞,拳打三节亦如此,连续使用莫要停”。这句话告诉我们肘部打击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在使用时需要像蛇从洞里出来一样变幻莫测。同样的拳击技巧也要后继不断,连续发力,不间断地攻击敌人。
另外一句歌诀是“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蓄意须防被敌觉,起式好似刮地风”。这句话强调使用脚部打击技巧时,要注意后脚的起势,并且要蓄力待发,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就像是狂风刮地一样,让敌人无从躲避。
在击打肋腹部分时,我们需要明确的意识,就是肋腹打法必须发力准确,就像是拉弓一样需要一定量的力量才能成功。而灵根的内涵是需要加强和锻炼的,内外合一方可见到惊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