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小学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最关键、最基础的启蒙场所。 “武术进学校”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关注和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展示中华武术魅力,对于中华武术走出国门具有深远意义。
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宣传部、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对湖南省五所中学进行采访,了解了湖南省群众眼中的“武术进校园”是什么样子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 什么样的情况呢? 同时我也感受到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学校办学态度积极,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武术和文化学习并不矛盾,可以相互促进。无论学生未来选择什么社会身份,拥有文化修养和知识是美好生活和职业发展的基础。” 长沙市第一中学校长赵亚谦说。
在谈及武术进学校时,多所学校的校长均表示同意将武术纳入学校体育课程。 这是学生习练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沙一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等多所学校自武术进校园普及以来,将武术列为体育必修课,并进行模块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武术、了解武术。 为了满足学生进一步提高武术功底、学习武术文化的需要,学校还成立了校武术队,队伍往往超过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高三年级一直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最薄弱环节,但“武术进校园”活动却深受高中生欢迎。 甚至高中生也积极参加武术运动。 在娄底新华一中,我们还结合当地眉山武术,开发出独特的武术功法,编写了校本课程教材。
在将武术纳入体育课程的同时,湖南省正在积极探索和鼓励青少年武术俱乐部进入中小学,充分利用中小学优良的场地设施,发挥俱乐部的优势。优秀的教练员、训练方法和经验,并整合双方优势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武术活动,让学生将武术精髓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一开始,学生们对这种奇怪、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 长郡中学顾美华老师表示,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现在的学生应该能够全面发展。” ,“放眼多彩世界,立足本土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元素让学校和学生都受益匪浅,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开展下去。”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武术进学校是一个好趋势。 确实可以强健孩子的身体。 作为家长,他很高兴学校开设武术课程。 “原本担心课外活动会耽误学习,但现在看来并没有产生影响。 ,反而对孩子有帮助。 他们从武术中学习一种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兴趣。”
“我练武术已经三年了。”长沙一中19班高三学生刘锐说。 “我现在高三了,虽然学习紧张,但通过学习武术锻炼了意志力,也通过参加比赛锻炼了心理素质。其他运动更多的是技巧,而武术更注重表演,通过每一个动作展现武术精神。”
经过几年的推广,武术已成为湖南省学生最喜爱的校本课程。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普遍认识到武术不仅具有健身、竞技功能,而且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赛事不仅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学校教育创新和特色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武术进校园任重而道远
尽管不少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武术普及表现出积极态度,对武术的认识普遍提高,但学校仍面临一些困难。
“学校肩负着很大的责任。” 多所学校校长意味深长地提到,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不足,身体状况逐年下降,体育课学生安全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 武术是高度专业化的。 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普通体育教师未经特殊训练,无法教授武术。 中小学普遍缺乏具有武术专业背景的体育教师,很多学校很难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武术的机会。
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面临着没有全国统一教材的问题。 大多数学校自己编写教科书。 “这有很多原因,比如我们的武功种类太多了,每种拳法应该用哪一种?” 进入? 哪一项不宜进入? 如何进入? 这些都是大问题。”推动“武术进校园”竞赛活动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深入发展。
采访中,也有家长反映,把武术带到学校是好事,但有的学校没有足够的空间。 “学生们必须分批练习。如果他们都站在操场上,人挨着,练武术就没有意义了。” 这也可能成为武术健美操推广的障碍。
将武术引入学校对于练习和教育都是一件好事,但双方都有各自的困难。 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指导下,抓住机遇,让“武术进校园”活动真正广泛开展,让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弘扬武术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武术进校园”之路依然漫长而艰辛……
(纪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