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丰县领导调研武术工作情况

2018-04-13 吉林省东丰县记者站报道:4月11日,东丰县主任宋建华、副主任单玉君,县政府副县长王立波,以及县文广新局局长王洪军、副局长修志华,县办公室主任唐树权等领导同志,到县武术协会调研武术工作情况。

县武术协会主席张浩、常务李国恩、薛殿忠、付景峰、李森、乌铁成和县武术协会部分、副秘书长等十余人参加了调研活动。

县武术协会主席张浩首先汇报了全县武术工作情况,他指出:第一,武乡创建工作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应当发扬光大。

一是全县联动,聚集合力。县委、县、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亲力亲为,高位运作;文广新局牵头抓总,主动作为;各部门、各乡镇分工明确,尽职尽责,确保了创建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不畏困难,敢闯敢试。编写并发行了《东丰县武术史记》,填补了东丰县武术文史的空白;编创了全面反映东丰创乡历程的电视专题片《巍然尚武东丰》,彰显了东丰武术文化的时代风采;创作了大型组歌《从皇家鹿苑走来》,丰富了东丰武术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三是筑牢基础,推动“六进”。坚持注重实效,不走过场,扎实推进武术“六进”活动,带动全民参与习武健身。武乡创建工作积累的经验为做好武术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巩固和拓展武乡创建成果成效明显,值得肯定。

一是凝聚武术工作新合力。县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武术工作常态运行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规定:在组织领导上,要继续实行县委决策、政府主导、牵头、政协支持的工作格局;坚持做到“三纳入”,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武术“六进”工作分别落实了牵头部门并细化了责任落实;对每年必须组织开展的武术活动做了硬性的规定,真正凝聚起武术工作新合力。

二是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获得“全国武术之乡”称号以来,东丰武术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武术“六进”工作扎实推进,尚武崇武在全县城乡蔚成风气,目前全县常年坚持习武健身人口近8万人。

三是塑造武术之乡新形象。组队参加各类武术比赛,荣获诸多项好成绩;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开展武术交流活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提升东丰武术的知名度。

第三,武术工作短板突出,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武术文化产业一片空白。二是习武人数出现萎缩倾向。三是武术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四是“一纸空文”现象比较突出。五是场馆建设没有标准要求。六是经费问题至今没有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

张浩主席从县武术协会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国武术之乡管理办法》,理清责任边界,明确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武术之乡建设工作格局。二是要强化措施,积极开展武术“六进”活动,扩大习武队伍,确保全县习武人口达到八万人。三是要发挥职业高中和武术示范学校,武术馆校的作用,全方位培养武术后备人才,解决武术后备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

县武术协会其他同志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了对武术工作的建议。

宋建华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县武术协会在武术之乡创建工作和巩固、拓展创建工作成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意张浩主席对问题的分析。他强调武术工作要坚持三个不变。

一是重视程度不变。要继续保持创乡时期的工作干劲,不退、热情不减,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武术工作。

二是资金投入不变。要按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保证日常办公和参加比赛所需经费,只增不减。县文广新局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确保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三是督促检查不变。县文广新局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关于建立武术工作常态运行机制的意见》,以及《关于建立武术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要求,切实履行主管部门的职责,督促检查各部门、各乡镇落实情况,卡实责任,巩固创建成果。

王立波副县长在讲话中强调,武术之乡创建成果来之不易,巩固创建成果任重道远。县政府将直面问题,不推诿、不懈怠,全力以赴解决问题,巩固武乡创建成果。

张浩主席对宋建华主任、单玉君副主任和王立波副县长在百忙之中,抱着了解真实情况,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到县武术协会调研武术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将按照县领导的要求,立足武术协会职能,认真抓好落实,开创东丰武术工作新局面。

县、县政府、县文广新局领导赴武协调研武术工作情况

县主任宋建华(中)副主任单玉君(右)参加调研

县武协主席张浩(二排左3)做工作汇报

县政府副县长王立波(中)参加调研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