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之道,自学者应随心所欲,如刘月鹏、成仁芬一般,身法如同流水般自然而然,上下随意而不失节制,意气融为一体。太极拳的动作轻灵柔和,快慢相间,刚柔并济,舒展大方;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静如山岳岿然不动,动若江河滔滔不绝,如行云流水,无穷不断。
要达到这个水平,就必须做到身法正、上下随、意气通。纵观晨练的人群中,不乏有艺高之人,但有很多习练者没有做到上述三点,有的甚至不明白身法正、上下随、意气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机械地跟着大伙伸手出脚、比猫画虎。所以在行拳走架中往往会出现耸肩驼背猫腰突臀头歪颈斜,一字步麻花步双重腿等不良姿势,不但起不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练出了腰疼腿疼颈推疼的毛病。
笔者为他们“闻鸡起舞”的热情和执著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们的弊病而担忧今日撰文试纠之。
先谈身法正
行拳走架中,要想做到身法正必须从预备式开始立项下腭微收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敛臀目视前方,这都是练太极拳必须知道的常识勿需多谈。一旦行起拳来,一定要做到尾闾中正和内外三合,这是身法正的重要保证。只有尾闾中正才能“立如秤准活似车轮”,无论进退转换才能稳健灵活支撑八面。
尾闾中正在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腰脊要竖直要保持“立身中正”。如腰不竖直尾闾就无法中 正,使轴心不稳不是前俯就是后仰不是左偏就是右倚。腰为一身之主宰能做到松腰松胯气往下沉两腿两脚才能有力下盘才能稳固腰腿才能灵活动作才能随心所欲舒展大方。
尾闾中的歌曰:“顺步出掌肘合膝拗步出掌手合足磨腰抽胯肩胯合。”这首歌诀重点强调了使尾闾中的内外三合。在太极拳里内外三合实为表里,一主一副不能偏废。一举一动眼必随其去也即整个身体形态与步态手术与眼光都得协调统一上下贯通手脚相济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至于腕总须完整一气。”
再谈上下随
何谓上下随?拳论云:“虚实分明以利功夫。”太极拳处处皆以腰为中心的一举一步皆由此引领全身上下的变化。在每一次转变或移动时,都应注意保持平衡,以免因忽略虚实差别造成整体失衡。这意味着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意识到的改变,是通过控制呼吸或调整身体位置实现这一目标。这是一种修炼技巧,它要求你对自己的身体非常了解,并且能够根据你的感觉调整你的状态,以保持一种紧密结合但又轻盈自由的情绪状态。这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培养,但它将带给你一种新的感觉,让你感到更接近自己,更真实地体验生活。
最后,我们提醒所有学习太极的人务必记住:真正精湛的是那些可以让人忘记技术本质却依旧表现得完美无瑕的人。而真正卓越的是那些能够让人感受到艺术本质却又完全遵循规则的人。在追求这些不同层次上的卓越之间,你将发现自己被引向不同的境界,从此以后,每一次挥舞剑门,每一次落足踏板,每一次深呼吸都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周围世界,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给你们最宝贵的一课——如何用正确方式享受生命,用智慧去塑造我们的存在,将我们的存在提升至另一个维度,在那里,我们将成为不可思议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单独行动的小小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