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慢动作讲解,养生太极技艺探究—用意不用力之奥秘。如何用意,这里藏着许多玄机。笔者根据多年研习,提出“拳打一半意”的观点,为习拳者提供参考。
"用意"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体现,因此应将其分为两半,一半无意,一半有意。“无意”指大脑休眠状态,“有意”用于运拳。陈式太极名师陈小旺先生总结经验时提到,大脑一半休息、一半打拳,这正是“一半无意、一半有意”的最佳注解。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全心全意、百分之百用意?回答是否定,全心全 意可能导致着重障碍和固执意识,从而造成动作僵硬。而孔子的“四勿”——勿以、勿必、勿固、勿我,可以帮助理解为何要“拳打一半意”。
全心全 意还不能持久,因为过度集中必然导致精疲力竭。这与老子物极必反的思想相符。此外,全心全 意也不利于放松身体,从肌肉到骨骼,再到筋脉和五脏六腑,都难以达到放松状态,而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
相反,用一 半 意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在似有又似无的情况下运拳,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身体,使每个毛孔都能松开,即使长时间运拳,也不会感到疲劳。
那么,“一 半 意”究竟在哪里使用呢?初始阶段,它在套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上,以及周身轻灵性的实现。而到了提高阶段,当动作趋向自动化时,用 “一 半 意”则在手腕、小气球以及循经合脉上进行操作,以简式搂膝拗步为例,右手实,小气球贯于耳旁,左脚重心如踏棉花包等细节中体味其中的美妙。
深化阶段,则不再依赖意识对经络、气血流转进行指导,而是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让足蹬、高抬等动作几乎不知觉地完成。练习者的感觉是轻飘飘柔缓缓,如诗人杜甫描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境虽称为“一 半 意”,其实已没有多少意识了,或许更少,只剩下一种恍惚感,就像老子的恍兮惚兮、寂然寥然等境界一样,不期而至。而练习者也能体验到风摆杨柳风动荷叶这样的境界,那就是另一个层次的存在了,有道是:拳打 一 halves 的意思,是打开新的世界的大门。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9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