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极拳的奥秘:重心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在深入研究太极拳的过程中,我常被其哲理所吸引,书籍中的论述与我多年的练功体会相互印证,激发了我想要分享的心得。特别是当偶然间翻阅到一本关于拳术理论的书籍时,我发现了一段至关重要的话题:“移步重心定,落步重心移。”这句话触动了我的思考,因为它似乎只是表面上讨论了重心的问题,而忽略了太极拳运动精髓之所以为复杂而神奇的真正原因。
那么,练好太极拳到底需要哪些关键因素呢?首先,我认为太极拳是一种大脑主导、专注致力于“意气”的运动,其实质在于用意去塑造形象,每个动作都必须先以意为导,然后再随之变化,这样才能将太极拳真正地掌握和融入到生活中。因此,当我们依据这些原则来学习和实践“移步重心定”和“落步重心移”时,我们还需结合更高层次的理解——即“移步意先移,落步意先落”,这样才能显现出更加令人惊叹且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揭示出太极真谛。
自从开始研习四十多年前(现在74岁),我曾有幸拜师学艺于郑时敏先生和王培生先生,他们对传授知识让我感受到了无尽荣幸。而将所悟到的点滴体会传达给每位爱好者,是我人生最宝贵的事业。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以下几个要点:
严格遵守特定的要求,在移动时让意先行,让形随后追,在停留时让意降临,让形逐渐跟进,以实现“移步意先移,落步意先落”。
太極為知覺運動,“動知者易,運覺者難”,手腳不配合、數術難結合,使得內劲难以产生,从而无法迅速提升功力。
在每一个动势出现之前,都要问自己是否能够感受到火候,以及周身是否符合规矩。如果感觉有任何不协调,就要立即调整。
基于这些观点,我创制了一套简单易行但有效的小型基础训练课程之一,即《原地定步云手内练法》。这是什么意思呢?内练指的是通过两脚保持肩宽开立状态,对虚实进行往复变化,并在开始云手动作之前就已经设想并安排好十二个箭头位置,将它们视觉化然后贯穿,这一切都是通过思维完成。此外,用这种方式去指导双手的手势边贯通箭头边做云手动作,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够同时达到目的。整个循环过程中的重心也应随着一侧转移到另一侧,但决不能超越脚部中央线。这项训练方法称之为“三者缺一不可”,过或不及都不行,而且左右均如此。这意味着整体上的平衡非常关键,也就是说这个内练法应该被称为全身性的用法,它解决了很多纯技术问题无法运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数术的问题。数是多少;术乃法则;合于数术,就是在学习和演习太極時,不仅要遵循身体上的规范,还必须符合特定的数术标准,以便使能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意识与身体之间,为此结果带来了巨大的收获。这也是我几十年研修武学经验的一部分内容。而《原地定步云手内練法》正是这样的一个综合性练习,它既融合了"智慧"与"技巧"又兼顾到了具体操作细节,使其成为提高内部力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之一。
最后,我们来说说火候的问题。一旦你理解并掌握了解决冲突虚实微妙变化这一瞬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许多人虽然努力却仍未能完全领悟这门艺术。这源自不断反复地实际操作我们的结论:只有把握住对比阴阳律规则进行精确把握,这样的瞬间虚灵境界才能达成,比如庖丁解牛或者阴阳鱼图中的S形S边缘所展现出的那种火候。而根据《阴阳颠倒解》的分析划分十二项虚实,把握其中只有三项,而病态却占据九项,因此明确判断何谓火候,便须认真老实按部就班依照太極拳規則去學習與實踐,不可马虎。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於身體姿勢進行細緻監控,這樣可以確保我們維持著良好的訓練狀態,並且避免犯錯誤從而導致傷害。此外,這種規則本質上就是通過對於「智慧」、「技巧」與「準則」的統籌調配來達成最佳效果。我們必須注意不要丟失任何一個基本動作,因為這會影響整個訓練程序,如果丟失其中一個,那麼我們就沒有按照規範進行運動,所以無法獲得真正有效果力的機會。
總結來說,要成為優秀的大師並將技術傳承下去,有幾個關鍵點:首先,你必須接受專業教學;其次,你需要下苦功夫;第三,你不能輕視傳承渠道;最後,你還應該深刻領會內涵。但無論如何,這門藝術永遠充滿挑戰,是終生的學習課題。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如何讓更多人了解、感受、體驗這門古老藝術,並共同早日登上它的地位!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