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用武术的网站上移步意先移落步意先落

探索太极拳的精髓,应如何平衡意与形?在禁用武术的网站上,我们发现了一则论述:“移步重心定,落步重心移”,这让人思考,如果仅仅强调重心,不论是定还是移,是否能全面阐释太极拳的运动艺术。练习太极拳至于何为关键因素呢?

首先,要明确理念和破除难关。我认为,太极拳是一种以大脑支配为基础的专注致远“意气”运动,是一种用意来练意的手法(肢体动作只是表象),每个动作都需先以意动而后随之形变,这样才能将太极拳真正练到家。如果结合“移步意先移,落步意先落”的更高境界,将会更加显著,事半功倍,更好地发扬了太极真谛。

自从我四十多岁开始研习太极拳(现在74岁),曾拜师学习于郑时敏和王培生,我一直追求悟透太極真諦,這是我終身追求的事业。而將所悟到的點滴體會再傳授給每個喜愛者,更是我一生幸福的事。

例如,在教學中,我特別強調以下幾點:

严格遵守我的特别要求,当移动时要先动用 意,用形去跟随;当落下时要先将 意落实,让形随之追随目标中的“移步意先移,落步意先落”。

太極拳是一种知觉运动,“动知者易、运觉者难”,手足不配数术难合,因此无法出内劲,使得功力也无法迅速提升。

在进行任何动势之前,都应该问自己:是否能感知火候,并且周身是否符合规矩,如感觉有不合之处,就必须立即调整。这让我研修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入门基础。

比如,《原地定步云手内练法》。什么是内练?就是两脚与肩同宽开立,在开始云手前虚实往复变化,而在未动之前就要以虚脚横向外五米处设定十二个箭头依次贯入,全都是通过想象。然后边使用想象边贯入箭头边做云手,每完成一个箭头双手也到位,然后停顿两秒,再向反方向同样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两脚的重心也是随着一侧到另一侧循环移动决不能超出双脚中间范围。

这样的完整行动需要三者的协调—意到、手到、脚到—缺一不可。这种内练法可以称为“全体大用 意中定”,简单易学见效快,它解决了纯功不能运化的问题。

接着讨论数术问题,即在練習時,不但要遵循身法规范,还應該結合特定的數術标准,以使 “intent” 和 “technique” 更好地融合成一体,从而达到完美效果和快速提高。这也是我多年來對於太極研究的心得之一。”

最后谈及火候问题,即掌握瞬间虚实变化。在实际操作中,这通常来自对规矩深刻理解。《解牛颠倒阴阳图》分析划分虚实十二项,但只有三项是好的,而病态有九项。一旦操作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病态,所以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微小差别,即成为火候。而正确把握火候,只有认真老实按部就班依照规矩去学去练,不可马虎。规矩实际上是指端庄匹配身体上的端正,与 Intent 和 Technique 相辅相成。

举例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丢弃身法。当行打或推的时候,你如果突臀弯腰了、喉头抛了、膝过脚尖了或者扣膝展膝等等,每一步都必须做到的身法规定。如果丢掉任何一个,那么你就丢掉了整个系统。不丢弃规则,就是知道如何掌控时间和空间以及微妙区别,也就是不会变成病状两个状态——病打或病推。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则无从谈起机制和技巧,无从达成目的。此外,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十个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门艺术?因为他们很少能够准确找到瞬间变化的一刻,这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直至找到那份灵感点亮整个系统才算成功。不过这个过程绝非容易,因为它涉及深层次的哲学思维和身体技能训练,而且每个人对于这一点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式,所以说这是一个终生的学习旅程,而不是短暂的一个项目任务。我始终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天总有一天会有人超越目前已有的记录,从而带领我们走向新的高度!

标签: 练武术基本功武术要练几年才效果武术资料网自学拳法5000本武术秘籍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