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臂弓
上肢弓是双臂弓,两臂弓的弧度由腕关节和肩关节形成,肘关节为其背部。这种特殊构造使得手能够自由移动,而肩则相对固定。整个上肢可分为三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
我们应该发挥手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因此规定了“以手领劲”的原则。手是我们的攻防前沿,如果需要将力传递到指定位置,就要直接行动。如果依赖肩膀来带动,那就忽略了根本。在运动时,要注意不要让手伸得过远,使胳膊拉直,便会导致力量不足;也不应收得过紧,使胳膊与躯干之间夹角小于九十度,便会失去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注意松开肩部,将其向外拉开,让腋下空出,这样才能使肩关節灵活运转,不受限制。而在技术应用中,当对方试图通过我的双臂传递力时,我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反制,有“制人先制 shoulder”之说。在实战技击中,当我的肩部受到压迫时,只有三种可能的情况出现:一种是我大臂内侧挤压称作懈肩;第二种是我大臂向外推动称作翻 shoulder;第三种是我大臂后抽称作耸 shoulder。正确的运动方式只有松开、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双臂的平衡。
二、双腿弓
下肢弓即双腿弧,由踝关節和髖關節形成,膝關節作为它们背面。这两部分结合成无形而坚韧的力量线索。由于下肢不仅要将足蹬地产生的力量传至腰间,还要承受身体自身重量,所以脚趾运行范围较小(除了攻击时以外)。因此,我们要求五指紧抓地面,同时身体旋转并向四方拉扯,这样的灵活性取决于踝关節是否够长,从而要求这个支点既稳定又柔软,即既能抓住地面,又能旋转。
另外一个支点是髖關節,它相对于固定的,可以有限制地旋转。这股力量主要作用于支撑躯干,并完成进退顾盼各个方向移动。在松绰髖關節前提下,腰腹区域能够像中心轴一样活动自如。不松绰髖關節,则双腿与身体脱离联结;不松绰,则无法有效将足蹬的地反作用力送至腰部重新分配;不松绰,则腰脊活动僵硬。此处这个支点非常重要,也极难练习。
三、腰嵴
太极拳要求我们胸要含起来,腰要沉下去坐(塌),尾椎要向里裹。这就是最重要的一张五张中的身嵴——身嵴。一旦达到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具备了完整五张武器——一身备五张。但这只是理论基础,最终目标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确保体态协调和强健。
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翻起屁股,一翻,就失去了整体架势,以及连锁反应,如脊椎顶端抬高填起全身僵硬。如果刻意敛起屁股百会穴虚领,可以形成完整架势。一旦如此,全身上下的协调才有保证。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上下四组都是散兵游勇,全身上下来回无序,一切都难以做到顺畅或爆发出巨大的威力,因为上下四组永远是不匹配。
总结来说,一身备五张是一套武术系统,对行拳走步乃至推掌实战有着深入影响每一个拳式都可以从这个标准检验。而达成这些目标必须从最基本要求开始,用八个字概括:“梢节数领劲两头卷曲”。这是指任何时候,无论是站立还是行动,都必须让梢节数(即两只脚)始终领导劲气,而同时也必须让两头卷曲,即使是在不同状态下也保持同样的姿态。当达到这一标准,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如何配合如何协调,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表现出最佳效果,从而提高战斗能力。
简言之,“梢节数领劲”、“中央定位”、“根节点放松”,这样便可完成四组装备矣。“虚领顶劲”、“塌腰敛屁股”,这样便可完成主体装备矣。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