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意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心念的集中,达到在动作执行上灵活自然,在劲力的运用上精准有力,实现刚柔并济。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高级神经反应能力,这是一个复杂而逐步展开的过程。因此,必须随着练习进程循序渐进。在日常走架时,要设想一个虚拟对手,将注意力集中于每个动作,以确保招式的正确应用。
对于气路和劲路的练习,也要根据姿势变化来引导意识,让力量顺应一定方向进行(包括各种劲法)。例如,当练习开合、钻翻或滚卷劲时,要在十字手和其他相应姿势中频繁地使用意识引导。只有形成习惯,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应变能力。
意念是太极拳学习中的关键
重视“意”是掌握太极拳必不可少的一点,它要求思想集中、心平气和,用意念指导每个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润度。在实践中,要确保内部与外部真假开合与旋转一致,上下相随、内外合一,使意到处流露为形,并贯穿整个套路。不断调整细微之处,不断修正以至于无缝隙。这需要长期坚持,以融会贯通使整体气血流畅运行,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经过系统且持续不断的锻炼,使得身体内部也能得到细微而精准的心理压迫,从而促进肌肉层次深入锻炼。久而久之,便能感觉到气息如同蛇一般快速流转,全身仿佛被温暖升腾的情感所包围,每一步都像是有着保护性的气体环绕,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无比舒适。这便是太极拳“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的境界,也展现了它独有的松静圆活特质。
太极拳中的意与形互为补充
在老辈武术家的经验和我多年的实践中,我认为,要强调意念,就必须先强调形态,因为没有好的形态支持,那些关于意念的话就显得空洞无内容。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深入理解理论,那么任何形式上的训练都是盲目的。首先要从基础功夫开始,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练习,这就是理论学习过程也是寻求技巧提升过程的一部分。
所有关于虚灵顶劲、沉丹田法等各类攻防技巧,都需要通过长期认真的训练来获得。在打击时记住每一个动作,从容加深印象,月积年累,在大脑中构建出完整概念,对整个套路全面认识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形态上的规律转化为理性的理解——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太极拳中的“意”。这种理解已经不再混乱,而是一种逻辑清晰遵循规律的体验。
这个名词听起来似乎模糊,但一旦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它就不再显得那么抽象了。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是那样的高度抽象——即指挥舞弄(形)锦上添花般精神状态。只有达到这一水平,你才能真正领悟到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行”。
虽然你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即使如此,还需继续探究下去。此阶段探究与前述纠正形式悟定不同,更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后续阶段里的意虽然源自于之前培养出来的情感,但现在已成为了能够指挥推动前去影响改善情感质量,而当你的情感又取得新突破,再次回馈给你的行动,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再推进你的情感质量。一圈又一圈,一波又一波,不断提升你的行为模式,最终达到一种让人惊叹其卓越境界的人生状态,为所欲为最终抵达出神入化境界。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小小挑战,是我们追求卓越永恒旅途的一部分。不过,只要你保持耐心,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明了。你只需专注于此,即可轻易跨越一切障碍,最终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成为真正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