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精髓在于气势,不在外表,而在内心。日常行功走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道,要神气鼓荡,全身如同充满了气球,气势要有腾挪感,身体像悬浮一般。两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都能灵活自如。
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化,无不是随意所欲。日久功深,有时会不知手舞足蹈之境。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就能达到这一层次,一举一动都能合度,没有对错之分。
习太极拳者必须先求尾阎正中。这是指脊骨根部对准脸部中央的位置。当迈出左步时,用右胯托起左胯;当迈出右步时,用左胯托起右胯,这样尾阎自然就处于正中位置。如果能够保持这个状态,那么你就可以八面支撑,并且能够自由地旋转,没有不得力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步法的虚实分清:虚并非完全没有力量,而是在内部预备着腾挪,即预备动势;实也并非完全占据空间,在内部贯注精神,即上提意念。记住,当弓步和蹬步时不要全然占据空间,要分清虚实,以免出现双重病态。
同时需要注意肩膀要松开,不用丝毫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舍己从人,不让对方得逞。而沉肘则是肘尖始终向下沉陷的感觉。在做前臂和两股运动时,也要确保有腾挪之势,如果没有这份灵活性,那就会缺乏圆滑之趣。此外,还需要护肫,因为肫部不被保护,则竖尾无力,使整个身躯失去主宰权利。
再说来,是养生气,让气以直养而无害,即沉于丹田,无伤即可。这意味着吸取呼出的时间,同时蓄敛劲力,如张弓待发。此乃太极拳中的“呼吸”方式,与平常呼吸不同,请读者不要误解。
太极拳作为一种技艺,它既精妙又微妙,不仅仅是依赖强大的力量或快速的手脚而已。因此,对于想要学习这门技艺的人来说,最好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腕提顶吊裆松肩沉肘等基础动作开始,然后再到敛气使其贯注至腰间,再到腾挪使精氣神分布在两个脚踝之间,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应该问自己是否能够八面支撑,如果不能就要重新思考和调整。
打斗过程中,我方意志应先行,而对方虽快却无法比我早一步。我方以轻柔的姿态迎接彼此的一击,从容不迫地借助对方的力量,将其化为我方优势。一言以蔽之,便是潜力的攻击与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此乃运用意志战胜敌人的智慧所致。
当你的整个人体安排好了,我便会选择最合适的地方给予回击,这便是我意已经超越彼力的程度。当彼来的力量遇到了我的防御,我并不直接抵抗,而是在其中找到机会继续进攻,这就是借力打人,也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心法。在这个阶段,你的手与足上的每一次移动都是由内而外自然流畅,没有任何阻碍或障碍,是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对于习练太极拳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悟透它背后的哲学——阴阳相济。在行动中保持分离,在静止中寻找合二为一。不断变化,但始终保持自己的中心线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修炼,可以逐渐掌握如何将我们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使我们的身体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工具,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以及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成最完美的一次交锋或对决。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