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迭之说,乃古代武术训练方法中的精髓。它以旋转和转换为核心,通过身体的往返运动与呼吸的吐纳来实现阴阳相推、刚柔相摩的动静交融。这种训练法不仅在太极拳中得到了应用,还体现在自然界中,如涟漪般柔软的水面波纹、卷扬而起的软鞭曲折,以及婀娜多姿的荡柳百折。此外,它还如山脉运作般层峦叠嶂,邃谷深崖;又如海洋吞吐,不断变化,以至于海潮似峰,海汐如岭。
在图腾上,折迭表现为太极图圆际中的S形月仓波线,这是阴阳、虚实、天地分界线上的象征,为平衡和谐状态所必需。这一形态强化了太极图旋转的动势和动感,与圆妙合一体回旋不息,是阴阳共处一体互相生成克制转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在太极拳中,将这一概念演示于拳式时意欲向上必须先寓下,意欲向左必须先右去,并且前进过程中要有后撑,这便是“来脉转关,一气相生”、“开合递相承”等理念。而老子的《道德经》提到:“反者道之动”,即指这一不断变化与调整的手法。
此外,在太极拳劲用变化方面,也非但不能没有折迭,即使有也无效。因为只有借助于曲蓄才有余力,有柔软才显坚刚,有顺遂才能通透,有开展才能缜密,有沉着才能灵敏,而这些都需要依赖于虚实之间不断变换。在王宗岳《十三势歌》中提到,“变转虚实须留意”,而杨澄甫则认为“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陈鑫则进一步指出,“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际操作方面,都无法忽视对虚实这个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如果缺乏对这两个基本点(即阴阳变化)的把握,那么就难以形成有效技巧,更谈不上真正掌握太極拳。而关于“折迭”的理解同样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内外无形之间的一系列微妙变化,只有真正领会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将内心力量展现出来,使得每一次移动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