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精髓,非在外表的样式,而在内在的气势。练习时需深入研究空松圆活之道,使神气鼓荡,身体如同充满气球般腾挪。两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都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或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
日久功深,便能不知手舞足蹈。这需要明白原理,练熟身法,善于用意,巧于运气。当达到这个境界,每一个动作都能合乎度,无所谓不对。
太极拳中最重要的是尾阎正中的技巧,即脊骨根部与脸中间对齐。当迈出一步,用另一胯部托起,这样尾阎自然就位于正中。能够保持这一状态,就能八面支撑,从而自由自在地旋转,不会感到疲倦。
步法也要分清虚实:虚不是完全没有力,只是内部预备着腾挪;实也不应该完全占据煞位,要贯注精神。这要求在双脚前弓时不要全然占据煞位,而应分清一虚一实,不然就会出现双重病态。
肩膀必须松开,不用丝毫力气,以免失去平衡和柔韧性。而沉肘则意味着肘尖常向下沉降,同时注意前臂和股肉之间有腾挪之势,没有腾挪则无法灵活移动。
同时还需护住腰部,因为未被保护的腰便会失去力量,让整个人失去控制。此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将气养得直而无害,如同沉于丹田而不会受伤。此外,还需蓄存劲力,让它像曲线一样蓄藏,并且要让劲力敛伏于脊骨内侧。
吸收和放出是太极拳呼吸的秘密:当你吸的时候,你将提起并拿住对方;当你放的时候,你将让对方释放出去。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意志来运用气息,而不是依赖肌肉力量,这就是太极拳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里指的是太极拳中的“开合蓄发”,与一般人的呼吸方式不同,请勿混淆)。
真正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可以使每一个动作都符合自然规律,无须刻意为之,就像是舞蹈般流畅自然。这要求练习者先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腕等基本技巧开始,然后再进入提顶吊裆、松肩沉肘等更高级阶段,最终达到一种精妙绝伦的地步,在其中,每个细节都是由心所欲地进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为了理解这些技艺,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太极拳中的哲学原理。在行功时,要提起全副精神,但外表却显得安逸稳重,内心却充满了紧张准备和潜移默化的变化。一如其名“周身”——即整个身体是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而我们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这种变化万端但又完整统一的一致性,如同空中的风筝一样既轻盈又稳固,它们可以轻易地改变方向,却不会突然断裂或停顿。这样的训练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达到一种精微至上的境界,在其中我们可以忽略形象上的变化,但仍旧能够感受到事物本质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悟透”了太極大道的一个标志之一,也是修炼者追求的心愿之一。在打击时,我必须先定好自己的方位,然后才攻击对方。我那并不强大的意念比对方更加迅速,更胜过他的力量,更深入到他的骨头里,那是我利用我的意念接触到他力的瞬间,他想要推我,我已经从他身上逃脱出来;我想要推他,他也已经从我身上逃脱出来,这就是借力的打人术,此乃四两拨千斤之妙也。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人,你就必须学会如何以你的意念引导你的身体,与别人的力量相互作用,以防御为主攻,从容不迫地把握局面。你要记住,对付任何情况,都不能使用暴力或者机械性的招式,只有学会如何顺应敌人的力量,那么你就能变得非常强大了。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