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道,不在于外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气势。日常练功时,须研究揣摩空松圆活之法,让神气充盈全身,如同气球般鼓荡,使身体如悬空。双手无论高低屈伸,一前一后,一左一右,都能灵活自如。双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变换,无不随意所欲。
久而久之,功夫深入,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是手舞足蹈了。在明白了原理、熟练了身法、善用意念、巧运气力之后,每一个动作都能恰到好处,没有什么是不对的。
习练太极拳者首先要求得尾阎正中,即脊骨根部与脸部中央相对的地方。当迈出左步时,用右胯托起左胯;当迈出右步时,用左胯托起右胯,则尾阎自然就位于正中位置。如果能够保持这种状态,就能在八个方向上支撑稳固,从而使身体旋转自如。
接下来,要分清步法中的虚实。虚不是完全没有力量,而是在里面预备腾挪,即为预动之势;实也不是完全占据,只需贯注精神即可。这要求两脚在前弓后蹬时不要完全占据,而应分清楚一虚一实,以免成为“双重病”。两肩必须松开,不用丝毫力气,用力则无法舍己从人,引进落空。
沉肘意味着肘尖总是向下沉的意思。而前臂和两股要注意内中有腾挪之势,没有腾挪则不灵活,不灵活则失去了圆滑趣味。此外,还需要护住肫(小腹),如果肫不被保护,便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平衡和主宰权利。此外,还须养精蓄锐,将劲以曲蓄而有余,并且蓄敛于脊骨内部。
吸收呼出的变化就是合发蓄放,这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是太极拳中的呼吸方式。在这过程中,我们并不像平常那样呼吸,而是在进行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来调节自己的体内状态,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太极拳是一门非常精妙技艺,它并非依赖于力量或速度的大师,更何况这些都是先天赋予我们的能力,所以我们学习这门技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涵胸拔背裹裆护腕提顶吊裆松肩沉肘等,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准掌握,然后再求敛气将它送至腰间,再求腾挪,将精氣神贯注至脚、腿、手和膀之间,然后再探索进退旋转以及动静术等各个方面。
最终,当你能够做到每一次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意境,那么你的每一步都会顺其自然,无需刻意追求,也不会错过任何机会。这就是真正的武学修炼过程——既包括了一种哲学思考,又包含了一种艺术表现,同时也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品质的一种途径。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