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钓友们在找底时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浮标从3目变为4目后,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使用的物体及其与钓饵的差异。这个现象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你使用的是什么来找底,以及它的体积和重量是否接近你的钓饵。如果是在稳定的静流区域或养殖池塘中,这些水域通常都有不同厚度的“虚底”。如果用较重的铅皮作为橡皮块挂钩寻找底部,当你换上轻得多的钓饵时,因为铅皮比钓饵更重,浮标就会显得更多目数。
我曾经尝试使用与钓饵体积相似的橡皮块进行寻找,但重要的是要确保橡皮块大小和重量与钓饵相当。一旦超过了某个程度,就会出现类似情况。在一些地方,用既硬又重的鱼竿线可能会穿过虚底落在实底上,而鱼就看不见、吃不着,这怎么能有效地进行捕鱼呢?
我喜欢用小型橡皮块寻找,因为它们不会脱落,而且可以根据视觉上的粗细以及 钓饵轻重来选择合适大小和重量的小型四方形橡皮块(这些具有棱角和角度,与传统圆形或球状形状不同,使其更加自然,不易被捕捉到)。这样的选择应基于以浮标2-3目所需浮力为基础或者稍大于你的整只鳊鱼线,以便下端能够超过挂勾刻度1或2目。这对于保持正确而不是过分沉降至关重要。
如果你想用灵巧方式找到,你可以将橡ピック放在下面;想采用笨拙方式,可以直接放置在勾子上。为了确保准确找到并且不会过深,我建议采用“反向验证法”来检查。
例如,将5目勾子调至5目的位置,然后再将其往下移1步,看是否变成4目的状态,如果没有变化,那么已经确定是已经触及到了水底。调整方法是继续让勾子往下移动直到达到4目的状态,然后再次回到5目的状态即可。这一方法有助于保证没有超出水底深度。
当您准备更换为真正用的鲈鱼线时,如果发现鲈鱼线比之前用于测量水面的塑料片轻,则浮标会随之升高,但不要担心,只需将浮标拉回原来的位置即可。如果感到不安,并且怀疑是否真的触摸到了水床层,我认为宁愿花费更多时间确保正确无误,也不要草率处理。此外,对于那些习惯掘土觅食的大口淡水鱼来说,如鲫鱼,特别注意不能让食物穿透虚表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