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氛围中休闲渔业中的钓鱼调漂时反向找底需进行验证

在探究钓友们在找底时遇到的一个常见疑惑:为什么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后变成了4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考虑你使用的物体与钓饵的差异。若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或是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通常有不同厚度的“虚底”。如果用比较重的铅皮作为找底工具,钩容易穿过虚底落到“实底”上。当换上钓饵,因为饵轻于铅皮,钩会沉到底部,或是在浅表,就导致浮标露出水面的目数增加。

我曾尝试用与钓饵体积相似的橡皮块进行找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接近。一旦橡皮块重量超过了某一程度,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因此,用硬又重的钓饿在虚底较厚的地方鱼可能看不见、吃不着,所以这种情况并不可取。

我喜欢使用小型橡皮块作为找底工具,有两个原因:第一,它不会脱落,更准确地找到位置;第二,可以根据视标粗细和 钓饵轻重,以及虚底软硬选择适当大小和不同的橡皮块,是非常灵活。这些四方形的小立方体可以通过学生擦字用的橡皮片切割而成,它们对鱼来说是不习惯且难以被捕捉,因此寻找过程更加顺畅。选用的橡皮块尺寸应为2-3目浮力所需之重量,即或者稍大于钓饵,但不要过分轻或重。

对于想采用更精准方法来确定是否已经找到正确位置,可以尝试反向验证法。在调整5目时,将双层弧线挂满到最低点,然后将浮标下移1目,看它是否变成4目。如果没有变化,则说明已达到正确位置,不需要继续调整;如果发生变化,再将浮标移动至5目的位置即可。这一方法能确保既找到到了正确地点,又不会超出预定范围。

最后,当换上实际用于垂釣的食料,如果其比测定用的橡皮块轻,那么浮标就会略微升起,可以再次将其移到5目的位置,以便观察动作和捕获效果。此外,对于是否真的找到了正确地点,一些人总感觉不安、心里没谱。我认为宁愿花费一些额外时间确保把目标达成,而不是随意处理。这尤其适用于垂釣鲫鱼,因为它们无法像鲤鱼那样掘土觅食,因此注意避免让食料穿透虚顶至关重要。

标签: 名字特别搞笑的武功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真正的武功秘籍最厉害的擒拿功夫入门修仙功法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