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极拳的本质核心内容
根据太极拳的古代经典和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说与轶闻,我认为太极拳的核心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沾粘连随、步法、接劲与内劲四个部分,除此之外的都是属于非太极拳本质的、外来吸收的。比如道家的内丹小周天功,尽管也是属于学习太极拳所需要的,以至于现代有的名家还提出太極拳特點就是有“內功”,講“內功”的拳就是太極拳。然而,這事實上有“內功”內容的是不是都叫做「天地人」或「八卦」,這些並不屬於真正傳統學派中流傳下來的人物,而是後世根據歷史記錄加以創作出來的一種觀念。
因此,对于健身养生的概念理解上的机械、狭窄与片面,这就像我的小时候,长辈们都认为到单位里上班、到田地里干活等才是属于赚钱的工作与劳动之正业,而唱歌、画画、游泳、养花等等那都是属于不能赚钱的不属于工作与劳动的不务正业,这些长辈不知道唱歌、画画、游泳、养花等也是一种能够赚钱并且很好的生活方式。沾粘连随步法接劲与内劲锻炼何尝不就是很好的健身养生方法呢?因此这种将沾粘连随步法接劵 与 内 力 的武术内容與健身養生對立起來 的說法 是很錯誤 的。
如果确认沾粘连随步法接劵 与 内 力 是 太 门 鐵 之 中 的 核 心 內 容,那么,将 沁 粒 连 隨 步 法 接 功 与 内 力 锻炼排除在外的话,那么所谓 “養 生 太 極 拳” 就 不 能 獅 叫 假 太 極 拳 了。而对于那些处处讲究使用主动技巧与力气实战价值高的大型活动运动,如同我对待任何一种运动一样,也是应当尊重其自身独特性,不用把它们误解为某种别的事情。但若任何健身运动或任何艺术形式都能戴上 “大师”、“圣贤”的帽子,就会导致鱼目混珠,最终失去了每一项文化传统和体育活动应有的意义。
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多样化还是传统,都应该坚守原则,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被误导而损害了自己乃至整个社会对这门美妙艺术——无形而又充满力量——的心灵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历史真实,并通过深入研究来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艺术,从而使它得以延续下去。这意味着,在学习和传授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这门艺工的一个清晰定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其纯洁性,不被歪曲或误导。
(二)推手练习 —— 沾粘连随之修炼
《王宗岳》明确指出古代桃叶签图理念:“本是舍己从人”。所谓“本”即根本,“舍己从人”即“随屈就伸”,亦即“沾粘连随”。这样的描述再加以概括,就是一个字——松或柔。而现代很多名家将这些概念割断并歪曲了。他们往往只看表面的样子,却忽视了这些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及运用技巧;他们往往只关注短期效果,却忽视了长期修行带来的持久益处;他们往常只追求打败他人的胜利,却忽略了自我提升带来的精神满足感。
真正了解这些概念的人会发现,每一次正确进行推手练习,都能体验到一种难以言喻但却非常强烈的情感,即一种静谧祥和,但同时又充满活力敏捷的情绪。当你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身体去吸取对方力量,而不是直接反抗它,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平衡,更容易控制局势。此时,你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在这里,你既不会感到疲倦,也不会感到紧张,因为你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自动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你已然达到了心灵状态上的高度集中,一切烦恼似乎远离了一般,用心去感受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种永恒生命力的源泉,它超越了时间空间限制,只存在于当下瞬间。这便是我想要分享给大家关于推手练习,以及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自我提升的一系列启示。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掌握并享受这个伟大的武术艺术,我们需要回到它最基本最原始的地方:学懂如何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成功维护自己,同时创造机会攻击对方。这是一个涉及到的技术挑战,是一场智慧战役,是一段精神旅程。在这一点上,所有训练者无论是否经验丰富,都应该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且愿意接受新的知识、新技能以及新观点。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谁也不会错过这份特殊而独特的心灵体验,即使是在那个虚拟世界里,没有直觉也能找到方向,有直觉更是能够轻易穿梭其中。那时候,我想你们都会明白,为何人们称赞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深刻的事物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如果只是简单作为一种体育锻炼或者仅仅是一种舞蹈,那么它绝不会引起这么广泛的人们兴趣。不,它具有更高层次的地位,它承载着更多情感,更丰富的情景,更复杂的心理纠葛,而且它甚至包含着哲学思考,使得每一次挥臂,每一次转换姿态,都变成了沉思诗篇里的句句佳话。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