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花与许运平共同解析32式太极拳全套分解内涵

在太极拳的实践中,"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要求。杨兆鹏(杨班侯之子)南下传授太极拳时,他曾对外甥白忠信多次强调,松是太极拳的基础功夫,不论他人怎么说,练拳都必须从松中求,从松柔上下功夫。我们的师父王长兴先生也多次指出:学拳易于上手,但真正把握好“松”则难上加难,“松”并非简单地放开,而是要达到一种超越紧张与放松之间的平衡状态。

一、为什么太极拳强调“松”

许多太极大师对于“松”的含义有着精辟的解释。王宗岳在他的行功论中提到:“腹内 松静,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李雅轩先生也曾说:“空肩软臂一身 松,全凭胸中丹田劲,使劲透其胸……”因此,我们学习和练习太极拳追求的是一种特定的内外协调和意念控制,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本质上的练功方法和要领。

从懂得力量方面来说,在推手过程中,如果自己的身体僵硬,那么对方来势就无法顺利通过,有被对方打中的风险。而发力也是如此,要想在放松状态下有效地合纳对手,只能通过意念控制和肢体柔韧性去应对,而不是用僵硬的力量去抵抗。此外,只有全身放轻鬆才能准确感知对方意图和力路,从而灵活应变,最终实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健康角度看,与生命生理活动息息相关。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当肌肉进入更高程度的放轻鬆时,可以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据健康资料显示,当肌肉紧张时血液流动减缓;当肌肉过于紧张甚至会造成血液停止流动……相反,当肌肉完全放轻鬆时血液流动量将增加15倍左右…因此,大脑越安宁、身体越轻鬆,对于强健健美效果更加显著。

所以,我们学习和实践太极拳追求的是既符合技击艺术需求,又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走步或演示套路时,要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为沉静且无压力的状态,以便虚实相间、开合自然、呼吸自如。

二、何为“松”

所谓“松”,实际上不同于我们日常理解中的“懈散”。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特殊意义上的“ 松”,我们需要区分它与其他概念,如懈散等:

“懈散”指的是肢体互不配合,加之精神上的分心。这两者都是错误理解,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到如何在保持整体协调性的同时进行放轻鬆。

“散”则意味着肢体各部分缺乏协同性,而意念也不集中。如果没有注意力集中,一边做运动一边让思绪飘逸,则会导致效率大幅降低。

而真正意义上的“ 松”,即使是在面临巨大的力量刺激后仍能维持住一个非常微妙但又目的明确的心态,是一种特别训练出来的心理素质,它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同时还能防止因緊張而产生反作用力,从而避免受到伤害,并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如何做到“ 松”

对于初学者来说,“ 松”的目标首先需要从正确的情绪态度开始,然后逐步调整身体姿态以达到最佳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让整个身体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能量,这样才可能逐渐掌握真正意义上的 “风水”。

每个部位都需要经过适当时间慢慢培养直至成为第二天性。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每个关节逐渐变得更加敏感,再次感到那份原始的手感。但这一次,你已经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感觉来引导你的整个身体。你现在可以尝试使用这些感觉来指导你移动了——每一步都像是第一次一样新鲜,有那么一点点挑战性的困难,但又充满希望。当你终于找到了一种平衡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行动,而且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安全稳固。而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一个核心概念:我希望你能够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尽可能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去探索新的可能性。这就是我的愿望,也是我想要给予你的礼物。

标签: 少林拳十二式动作解说太极入门24式慢动作图片武术功法为什么不建议学八极拳太极拳24式分解动作教程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