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式五行通背拳,源自清道光年间武林人士祁信融的创新,通过融合多种武术精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内功法。祁太昌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拳种,使其在北方武林中声名鹊起。而到了20世纪初,“燕北大侠”修剑痴进一步完善了祁家通背拳,将其与五行概念相结合,诞生了著名的祁式五行通背拳。这一拳种不仅在河北、辽宁等地广受欢迎,而且已经成为国内武林中的重要部分。
学习祁式五行通背拳需要掌握站立和移动两种基本姿势,其中包括六个主要站姿——乾坤状、周天状、子午状、混元状、五行状、中和状,以及配合这些站姿的一系列动作,如大、小连环、二郎腿、三步走等。除了这些基础动作,还有猿猴出洞和入洞以及各种打击技巧,如打落石头、大风暴雨等。此外,这门艺术也涉及到器械训练,比如使用刀、抢或者剑进行挥舞,以增强实战能力。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