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功夫教学视频中,练拳重在找感觉。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习练者将领悟到的拳理习练“上身”的体现,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因此,打拳时的内在感觉反映了习拳者太极拳水平的高低,是关系着我们能否步入太极拳殿堂、获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关键所在。
有了内在感觉,我们就能在享受太极拳的快乐中健康长寿;缺少内在感觉,练拳如同做操,费力不讨好。那么,太极拳的“内在感觉”究竟是些什么?由于感觉是个性化的产物,千差万别难以表述,但这并不是说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无规律可循。
以下九种感触,与你切磋:
一、“骨升肉降”的感触
"骨升肉降"是指习练者骨架挺拔上撑同时肉体松柔下坠的情景。人属于地球生物,其肉体自然会受地球引力而下沉。而通过放松,让身体真正地与地面接触,就能体会这种感触。这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修行,它揭示了行动时骨与肉之间分离的情形。
二、“自身重量”的感触
"自身重量"就是当你的四肢感到像负重一样,这时候,你的心和身已经完全放松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更加轻盈,因为你的肩膀和胯关节都松开了。这正是我们说的从僵硬转为灵活,从紧张转为放松,从力量转为流动。
三、“脊柱行 punches 的”感触
脊柱行 punches 是指以脊柱为主动,以手脚为从动的一种运动方式。当你开始学习时,你可能只用手脚来击打。但随着时间和实践,你会学会使用腰部作为发挥枢纽,再进一步,就是整个身体都参与其中。你需要让你的臂和腿像是被身体中心线牵引着一样移动,使每一次击打都是全身力量的一个展现。
四、“周身一家的”感触
周身一家意味着每个部分都会随着其他部分一起行动,没有任何地方独立于其他之外。一旦你掌握这一点,那么即使没有明显的手或脚也可以完成复杂得多甚至更精细得多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最好的训练并不一定是在实际操作,而是在正确姿势中静坐思考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整合性运动状态。
五、“如气囊般变化” 的感触
就像气球充满空气变得鼓起,然后再慢慢释放空气变成平板一样,这样的变化能够帮助你理解如何利用内部力量去影响外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吸收或释放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一次蓄积,一次释放,不断循环,为战斗提供持续不断且有效力的支持。
六、“吸缩呼胀”,以及 “吸轻呼沉”的感知
这些都是对那些传统技巧改良后的新尝试,它们强调的是一种新的意识模式,即改变我们的反应方式,使其更加顺应环境,而不是简单地抗拒它。此类方法要求我们要注意呼吸与动作之间微妙联系,并且尽可能让它们相互融合,以便达到最佳效率和效果。
以上九种情境,在不同的阶段适用于不同程度的人士,可以帮助他们逐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同时也提高生活质量。不论是初学者的基础训练还是高级技艺者的深度探索,都应当始终坚持寻求那种核心认知——找到那份独特、不可言喻却又深刻至关重要的情绪——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大师级技艺。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