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的过程中,很多朋友们在寻找底部时经常会遇到一个疑惑:当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料后,它为什么变成了4目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首先,你需要考虑的是你使用的底找物品与你的钓饵之间的体积和重量差异。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流动区域或者是养殖池塘,那么水底通常会有不同厚度的“虚底”。如果你使用的是比较重的铅皮作为底找工具,钩子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更硬实的地方。当你换上轻质饵料时,由于其重量比铅皮轻,因此钩子可能会沉入浅层或虚顶部分,使浮标露出更多水面,从而增加了浮标显示出的目数。
我曾经尝试用与饵料体积相似的橡皮块进行底找,但重要的是橡皮块大小和重量应该接近饵料。一旦橡皮块的重量超过了某一阈值,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想象一下,如果使用坚硬又密集的小鱼骨作为钓饵,在厚实虚顶下面寻找,那么这些小鱼骨就会穿透虚顶落到真实地表,而鱼也无法看到或食用它们,这怎么能有效捕捉?
我喜欢使用小型橡皮块进行底找,有两个理由:第一,它不会脱落,可以保证准确性;第二,我可以根据视觉上的粗细、 钓饵轻重以及虚顶软硬来选择不同大小和重量的橡皮块,这样操作起来非常灵活。这种四方形橡皮块(由学生擦字板切割而成)由于多边形外观不太符合自然界中的其他形状,如椭圆或球状,所以鱼儿对它不习惯,难以吃掉,使得找到位置更加顺利。
为了正确找到并且不超出真正的地表,我们应选择足够大的但又不是过大的大概等于浮标2-3目所需力度,并稍微超过挂钩刻度1-2目的橡皮块。如果是要用漂亮(即慢速移动)方式捕捉,就把这样的橡пи放在下方;若是想要快速捕捉,则直接挂在上方。
为了验证是否已经找到地表,可以采用一种反向验证法:
例如,如果调整为5目深度,然后将气球放回5目,看是否还保持着4目的状态。如果没有变化,即说明已经触及到了地面。在此基础上,再次将气球移至4目的位置再回到5目的位置即可。这一方法可以确保既达到地面也不超越。
当换上实际用于捕获用的食物后,如果发现食物比测定的黄色塑料片轻,气球便会升高一点,可通过重新调整使其回到5位深度,不必急于行动直到感觉适宜再决定进一步调整。此外,对于是否已然触达到底部,一些人总感觉不安、心里没个数。我认为宁愿花点时间确保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而且千万不要草率处理尤其是在追求鲫鱼时,因为鲫鱼并不像鲤魚那般能够掘土觅食。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