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派,作为中国武术五大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从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崆峒派的武学早已超越了少林、峨嵋、武当等其他流派的兴起。在《庄子》、《尔雅》、《史记》等书中,都有对“空同之人武”的描述,这表明崆峒派在很早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和实践。
唐代是崆峒派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那时候,“花架门”这套高深武功正式成型,并由飞虹子成为第一代掌门人。这一时期,崆峒派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且也开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到了晚清时期,崆峒派再次迎来了繁荣昌盛的一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现代人的视野所忽略。许多人将其视为只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的虚构门派。
然而事实上,现代演练中的剑术使用并不多,而扇子、拂尘、铁耙等武器却是常见。金庸曾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震西陲。”实际上,这种说法并非准确反映了该门派的情况。清朝时,由眉姑传至四川后,该门 phái 武术迅速传播至南方尤其是在广东,它成为了抵御外敌的一种有效手段。
与道士专修之说不同,月牙铲、拂尘、扇子都是常习器械。而拳术则融入了佛道儒三家文化,如先天十八罗汉、中八卦掌及笑傲乾坤风流扇等。
今天,即便有全山佛教住持释妙林大师继续发扬这一传统,他依然要通过长时间学习才能达到一定水平。此外,每个宗师根据不同的性情创编出了不同的门路,如飞龙门、高级技艺追魂门、三十三招夺命門、二式醉門、一式神拳門、高级技艺花架門及奇兵門與玄空門共八種,這些每一种都有15到16套拳法,所以总计118種,其中飛龍門為初級功夫,而神拳門則是攻击性最高的;而玄空門是一種秘傳之寶,有著歷代掌台獨學之法,其中包括燕式古太極八式無相神功達摩神功……
因此,在修身养性和健体方面,同时具备强大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特点,以柔美为主,不仅身体动作优美,还能以弧线曲线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层次。而所用的兵器又以短小轻巧柔韧奇特为特色,如扇、拂尘、小剑、小耙以及五形轮和鞭杖等。
对于成为掌握者来说,他们需要精通8个基本技能,并且学习所有118种套路。但由于每一个技能都具有刚柔兼施的特点,一般难以完全适应,因此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同时精通所有这些技能。如果没有这样的才华,就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掌管者。所以经过千年的发展,这一流派虽然一直保持着,但真正拥有这个称号的人却屈指可数。
现在已无十代掌管者,只剩下前九代各自传奇故事,不过第十代燕飞霞则活跃于七八十年代,他不仅年纪轻轻就获得过全国冠军,还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的力量。他也是当年5大名家中最年轻的一个掌管者。这一点充分证明了他卓越的地位和影响力,对后来的世世代 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8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