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之一:腰,拳之根本
在2007年5月,我有幸随北京太极拳大师李和生先生习练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虽然练习时间不长,但收获颇多。在这段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练拳先练腰”这一道理。要把腰子(肾)练得“动”起来,使其能前后、左右、上下的转动。这需要近半年的刻苦训练和悟透。
一、为什么要强调撤腰?
太极拳以化为发,为进。推手时,如果只是死抗,很难与对方产生实质性的对决。而如果能够先走腰、撤腰,那么就能让对方摸不到自己的劲端,这是太极内功推手的首要原则之一。此外,撤腰也有助于防范后仰摔倒。如果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是顶抗,就是后仰,而先撤腰,就会降低重心,使人的身躯整体前俯,以防重心失衡、后仰跌倒的危险。
二、怎么进行撤腰训练?
单独训练时,可站在两脚分开站立,保持重心居中,并向前平伸双手。对战时,一方双手平伸,同时另一方拉住对方的手臂。然后,在意念上想象对方施加力量,你自己避开劲源,将身体重心慢慢转移到后脚,再弓起背部,让命门向后方远离,从而形成含胸垂肘,最终达到一种非常弓形状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脚掌着力点不应该过于靠近脚跟。
三、如何判断撤腰程度?
我认为,一个好的退步应如同兔子般快速轻盈,即风吹草动就能迅速反应。这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让每一次移动都像下意识一样自然流畅。当你能够做到这样,无论何种突袭,都将无济于事。
四、中正重要性
在进行撤步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主动带动腿部,还必须保持头顶百会穴与尾闾穴之间的一致关系,即始终保持中心线稳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姿势失去均衡而导致受伤或疲劳。
体会之二:松胯与松腰
为了使我的脊椎变得更加灵活,我开始专注于松胯以及松 waist 的技巧。我发现,当我通过意念来放松我的膝关节并感觉它们融入我的足尖时,我可以更好地控制我的脊椎位置。我也学会了如何用意念将整个髋部解放出来,这样做让我感到轻快且增加了行动范围。
体验第三部分:松胯如砍树
想要真正理解太极中的“松胯”,我们需要从它本质上所蕴含的情感出发——使用我们的意志力去释放我们的核心肌肉群。当我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我们的敌人,我们实际上是在用一种非物理性的力量攻击他们,而不是依赖纯粹的力量冲撞。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它要求我们的心智准备和身体协调能力达到新的高度。此外,对付这样的攻击还需要良好的反射机制,以及精准的情绪控制能力,以便顺应对手变化瞬间作出正确反应,从而最终成功引导他们进入你的预设模式中,因此被迫按照你的计划行事。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