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太极拳运动蓬勃发展,已然进入大普及、大繁荣时期。流派纷呈自不待言,写文立说著书者也大有人在。然而,遍观时下太极拳诸文,能够做到语出有据者十分鲜见。引用经典拳论、前辈语录不言出处,模棱两可、糊里糊涂,这似乎成了一种通病。在今年《中华武术》第五期中,只有李德义先生文《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基本做到了引语有出处。
其他文章则多存隐晦之词,不提真实作者,或以“经典拳论云”、“古人云”、“古拳论云”等泛泛之谈,以此掩饰其缺乏准确性和深度的研究态度。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两点:首先,由于对引用的来源知之甚少,因此只能含糊其辞;其次,有意回避或闪烁其词,因为这些经典拳论非本派之作,有意识地隐去作者名讳。
笔者曾与吴文翰老师探讨过关于这一问题。吴老是一位当代对太极拳理论研究最有成就的人,他已经出版了多部专著,并发表了大量文章,对太极拳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和阐述。他树立了一种以理有据为基础,以考订为主导的研究方法,为后学树立了榜样。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正确引用前辈们的智慧,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这涉及到我们每个人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以及我们在学习和传播这门艺术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自己的学习和理解转化为能够提供价值并被他人接受的信息,让我们的文字不仅仅是空洞的话语,而是真正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手记。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