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里,我是练拳比较慢的一个,甚至有人批评说,你打得太慢了。这引发了我对太极拳慢练与快练的思考。"快"与"慢"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速度,但任何"相反”的事物,也都是"相成”的。按照阴阳学说,快与慢也是一对阴阳、一对矛盾,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快与慢是相对比较而言,不是绝对的,所以不存在太慢与太快的问题。
具体到练拳来说,可以slow down, 也可以speed up, 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没有任何限制。甚至可以extremely slow, 一个套路打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也可以extremely fast, 几分钟打完。但无论多么slow down仍要连续不断,不断地进行动作变化,而不应出现断劲;无论多么fast up,也要一招一式合规矩,无乱即可。一套拳中,在总体均匀的情况下,也有fast和slow。如起式和收式需要更为缓 慢一点,“静静地开始,缓缓地运行,默默地停止”,但当进入实际操作时,就需要逐渐加速,以达到爆发力时速度最为迅猛。在每个动作中,都可能存在过渡阶段较为快速,而完成后则需沉稳,一般情况下在似停非停之处稍做停顿,然后再放松下来。而速度是否快速还会受到身体条件、功力水平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刚开始学习或体弱有病的人,由于功力不足、身体条件有限,更适合采用quick pace来训练,但随着时间推移,当有一定功力的基础建立后,再逐步回到slower pace,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不过这时候,即便是在quick pace环境下也是能够随意掌握节奏和方式。在推手或实战过程中,则需根据对方攻防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节奏,不宜预先设定固定模式。此外,在集体训练或表演比赛场合,由于需要整齐协调,因此自然也要求统一节奏。而对于个人参加表演比赛而言,或许还有时间限制,那就必须遵循比赛规定所设定的速度标准。
通常,我们习惯用middle speed来进行,但是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平时应该采取slower approach,以至于有些先辈曾经提出:“越slow越好”,这正体现了太极拳独有的特点。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列出几个理由:
首先,是因为这种方法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大部分事物都是以一种gradual change来展开,其质变往往突然发生并伴随着快速改变,而gradual change则是一个长期累积、几乎不可察觉的小幅度变化,如岩石风化、生物进化乃至社会发展等都遵循这个原则。在这样的宇宙万象演变背景下,与柔软(生命力)走圆(自然状态)一样,采用such a method能保持同步,最符合天人合一理念。
其次,这样的方法更能契合内部运行节奏。大部分内脏活动,比如心脏跳动虽然频率高,却不是非常高速,而其他器官如肝脏功能等,则远低于此。而血液循环及气息运动同样如此,因此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身体各系统健康,同时也有助于保持心态平和,从而增强整体抗病能力。
再者,这种方法使得我们能够全面展示各种基本要领,因为它包含了外形动作规范性、高效运用内外三合,以及上下的配合以及手眼身法步骤的一致性。此外,还包括精神集中去僵硬柔顺,使意识指挥控制每一步行动,并确保气流四通八达,用意运气融洽共生。如果只追求high-speed practice很容易忽视这些细微之处,因而导致破绽百出。
最后,这种方式还是养身良方,因为健身三分靠锻炼七分靠养护。一味追求高强度、高频率锻炼,只会消耗大量体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通过这种结合动静兼备、中庸为怀的情感享受,便能实现同时提升筋骨活力及通畅气血,同时培养潜能,让人长期坚持并不疲劳,有更多兴趣欲望。这比其他运动形式独具魅力,更显其特殊价值。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并深入理解这个特有的特点,从其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自己塑造更加完美的人生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欣赏并享受这种艺术性的表现,将其作为陶冶情操、涵养性格的心灵修炼途径之一。不仅如此,它还增添了一份观赏性的乐趣,让周围的人共同分享这份难得的情感交流。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4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