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入研究了中国武术秘籍书中的太极拳,特别是陈式老架一路。这种练习与杨式太极拳有着相似的基本原则,如心静体松、立身中正、虚领顶劲等,但在具体动作上存在差异,比如掌法和指肚的张合方式。陈式老架更侧重于缠丝劲、蓄发力以及呼吸运气的技巧。
学习陈式老架需要逐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保持正确的姿势;第二阶段强调与呼吸协调,以达到内外统一;第三阶段关注动作准确性和自如性;第四阶段追求内劲充足,意气流转自然;第五阶段则是将所有技能融合起来,使得每一个动作都能展现出刚柔相济的美。
通过多年的练习,我从杨式太极转到了陈式老架,一年后已经感受到了气感,可以根据拳架要求进行规律性的呼吸,从而使内气在体内流畅运行。这不仅让我手部感到麻胀,而且手指会不由自主地轻微活动,让人感觉非常舒适,也增进了对太极拳的喜爱。
此外,练习过多年的我曾因为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问题,而现在由于练习了陈式老架,一年多没有再服用药物,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这说明通过正确的呼吸和身体动作,可以有效改善健康问题。
以下是我基于这些经验,对太极拳呼吸的一些浅显理解:
“起与落”的呼吸:这涉及到手臂举起或下按时应采取均匀的吸或放气,以及鼻子作为唯一入口点进行呼吸。
“开与合”的呼吸:当双手向外展开时应均匀地吸气,当它们向里合时应均匀地放气。
“升与降”的呼吸:当身体重心上升或下降时,应当分别采用均匀且缓慢的方式进行腹部扩张或收缩。
“屈与伸”的呼吸:当手臂屈肘回收时应接纳空氣,当它伸直时应该释放空氣。
“蓄力与发力”的呼吸:全身运动配合深而稳定的腹部扩张,然后突然释放空氣,与此同时迅速产生力量。
“内旋与外旋”的呼吐配合:拇指带动前臂向内部旋转(里转)伴随着平静而深长的一口新鲜空氣进入身体,而拇指朝逆方向旋转(外旋)则伴随着较短促急的一口空氣离开身体。
“向心与离心”的呼吐配合:双手靠近胸前逆缠至内部(靠近心脏处),应当以平稳之姿接纳新鲜空氣。当双掌远离胸前分散开去(远离心脏),便宜以平稳之姿释放旧有空氣。此类情形反复循环,以实现整个过程中的精妙结合。
“虚实”变化中的声音节奏控制:“虚”代表的是脚“浮雕”状态,即脚底紧贴地面,同时脚尖略微提起,此刻要准备好开始新的循环周期并引入新的新鲜氧化物质。而“实”代表的是脚根触摸地面,或即将触摸的地面状态,在这个瞬间要让已经摄取进来的氧化物质得到释放,为下一次循环做准备。
为了真正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专注于带息练功——即把意识放在腰椎区域,并保持腹腔空间清晰,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在这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来找到最佳状态,同时注意不要压迫自己,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筋骨柔韧度,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我们的生命能量。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