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几年的太极拳练习过程中,总是感到一些迷茫和困惑。常听人谈论“太极拳”、“太极操”,但这些概念的标准似乎不为人知。而有的人则以推手作为衡量的标杆,但现实中能与我友好推手的已难寻觅,而比赛中的推手或太极拳散手比赛中运动员展现出的东西却很难找到“太极”的影踪。因此,“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太极功夫?是否真如一部分人所言,以推手形式来体现?”这样的疑问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
闲暇之余,我读到了严翰秀先生撰写的《太极拳奇人奇功》,书中收录了对杨式、陈式、武式三家传人的采访,这些名家的见解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些答案。我将其中的一些笔记记录如下:
一、什么才算得上是太极拳中的高深功夫?
陈小星先生说:“我们说的‘功’,不仅仅是指基本动作或技巧上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掌握和运用各种要领。”
二、为什么说推手不能长出真正的内力?
杨振基先生认为,虽然外表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通过长时间刻苦地练习架子才能逐渐培养出内力的。这一点也被另一位传人陈小星先生所认同,他强调:“很多时候,我们把精力过多投入于学习推手而忽视了打基础,即使短期内可能感觉到力量增强,但终究无法达到真正高深境界。”
三、应该怎样安排自己的训练计划?
根据陈小星先生的话,每个初学者都应该先从学习架子开始,因为只有当你能够准确掌握架子的各个动作,并且身体产生一定的内气后,你才有资格去尝试更复杂的心法和技巧。如果没有扎实的地基,即便是在进行推手时,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失去应对能力。
四、如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架子水平?
杨振基老师提醒我们,要像他父亲曾经教导他的那样,从最基本的地方着手——定位。在每一个招式和动作里,都要确保身体部位正确无误,一招一式都必须准确无误才能生出劲。他强调,只有不断地苦练位置,才能达到一种状态,那就是任何一个姿势都是完美无缺,就像自动化一样,让所有行动都自然而然,无需过多思虑。
陈小星则提出,在学习这门古老艺术时,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追求那些核心原理,如果不这样做,即使花费大量时间去修炼,也只会是一场空谈。之前我并未特别重视阅读有关武术历史或理论方面的书籍,但现在意识到,这样的知识对于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武术爱好者至关重要。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