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源自八门五步,八门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掤,是太极拳的起点,掌握掤劲是其他劲道的基础。然而,在练习中,学员常陷于动作的极端,如僵硬与松弛之间。掤不仅是动作,更是一种意和劲。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同,本文分四部分探讨掤的重要性及含义,以及在不同阶段展示其表现形式,并提供两点建议以更快地练习。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提到:“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劵而阶及神明。”理解“懂劵”至关重要,这个过程需要突破初级阶段,即八法之首——掯力。一旦掌握了这一力量,我们可以衍生出七法:捋、挤、按、採、高、中底。
了解“劰”,这并非简单的力量,而是由意引导气,“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在拳架中,掯呈现为从内向外,从下向上的圆形撑开;推手时,它是一种意,不见不闻,一有威胁即现。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达到这一水平。在高深功夫面前,他们展现出不同的形式。推手训练让我们接触对方,将腰转活感受对方力的方向和力量。此时,因刚开始无力放松体态显得僵硬,当身体运动时手臂如铁环旋转周身。
随着经验提升,他们学习双推和活步训练,腰灵活起来,可以听取对方变化的手势。当对方向我冲来,我便根据其方向划弧形成不同方向圈转动,同时形成球体,可弹性应对各方压力,此时已产生七法。
最后进入水状态,那时候听力的境界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独知人”,做到随曲伸急应缓随。这就像白忠信所说的一样,当用力按葫芦找到中心,用大快反弹回来那般自然流畅。这就是化境目标也是我辈追求终点。
通过观察每个阶段可发现,要想掌握掯需集中精力培养腰部以及听效能力。以下将结合前辈教诲浅悟交流如何进行这方面努力:
对于腰子要在打拳上多下功夫,每一步都是带动全身,使每个动作无遗漏。此外,在推手中避免拨浪格,以称量准确引化掉对方来力,让身体自然流畅,不需强行阻止。而生活中的日常活动如迈左右脚散步等也可锻炼此能力,只要心存致志处处皆可修炼。
对于听效则必须先松下来才能更好感知,对方来的大小方向速度,然后迅速传递信号至大脑使身体反应,此须先放松精神再使肌肉舒展开放。通过多次实践尤其是在各种招式切磋中完善自己的技艺。此外生活中的例子如公交车启动刹车变换速度利用听效保持平衡亦能锻炼此项技能希望对同好有所帮助若文章有偏颇望请指正!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