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遵循起伏更替的法则,中国文化中阴阳交替是万物变化的本质。太极拳亦非例外,其推手规律体现为沾黏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而套路也蕴含其独特规律。本文作者基于多年练习套路的心得总结,认为在行拳时需坚持太极拳身法要领(虚领顶劲、沉肩坠肘等),并且必须把握四大核心要素:①腰为主宰;②虚实变换(动步重心定,定步重心移);③重心钻地心;④节节贯穿。
腰为主宰
腰的概念不仅仅限于尾闾,还包括胸椎和颈椎。它们共同控制着上下肢的运动。在练习中,应注意胯部不要移动,而是通过腰脊带动四肢,以避免形成拧脊柱、中轴易断及脚下无灵活性。
虚实转换
郭蕴堂提出的“动步时重心定,定步后重心移”意味着在行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中心点,然后在静止时改变中心点位置。具体操作包括保持尾闾固定,同时提起另一脚前移,不要让尾闾移动,并且使用腰部力量而非腿部拉力来完成这一过程。此外,在实脚再实一次后产生反弹劲,将虚脚轻轻提起,这符合叶大密先生关于“逢转必沉”的练法。
重心钻地心
当臀部松开,使臀膂膨胀感出现,重心流向涌泉,从而达到与地球相融合的地形状态。这需要全身松开才能实现,是一种系统工程,有条件有时应用,如在步随身换时。
节节贯穿
这要求每个动作都有一种顺畅连续的感觉,无论是由甲式到乙式,每一个过渡都应自然流畅,没有停顿或跳跃,只有这样诸式之间才会如同以索穿珠般完美无瑕。这要求全身松透,即使最终达到柔软境界,也不可忽视了骨节间连接之重要性。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