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三劲”,指掤劲、顶劅、沉静,即李品银先生所倡导的“三保持”。三劲均为内在劲力,当其为蓄势时,具有虚势、圆弧、柔弱等特点,当其处于发放状态时,又具有刚坚、螺旋、强劲等性质。有人会问:太极内劲一般分为掔捋挤按采捌肘靠八种,这是经典拳论的提法,老兄何以另提“三劅”,这岂不是节外生枝?余曰:强调“三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八静,并非标新立异,只不过是训练内静的一种途径而已。
现根据笔者体悟,对“三静”训练作些提示。
一、“掔”始端,本要紧
掔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紧顶头悬,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尔千金力,飘浮亦不难。这是老拳谱的提法。这一提法有几点值得强调。
丹田饱满圆撑,为之实。
势竖头悬,不失灵。
周身轻灵,有弹簧之势。具体而言,此弹簧有肩圈弹簧腰脐命门弹簧及脚腿踝膝弹簧腕指掌肘弹簧,其中腰脐命门彈丝,是主宰。
开合有度动静相宜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阴阳交感谓之一定。“一定”即定力,“一定”即恬淡平和松柔摩切外示柔绵内蕴纯刚。掔始端,可形象比喻为如水负舟行敌即使千斤巨重遇我掣始端如水时,我都能载浮载沉负之而行。他内所有其他皆由我始端生发演绎而来若丢失一始终他无根矣。
二、“头悬虚领,更深修”
顶不可用力项,如果"顶"将练出病。这是杨式太极大家李品银先生的告诫。那怎样练起顶来?李品银先生提出方法重在头顶虚虚上领,用意念支配。“尾间中正神贯顶,全身轻利且自在”。这里修习要点四:
周身轻灵便利自在,
头部似乎离颈悬浮,
尾闾至大椎颈椎自然中正抻拔,
神贯百会注意此四点,就能配合修习混元一气混元一初。
三、“脚下踏踏,更稳固”
沉不仅孤立踩踏,还具整合性,有以下特征:
沉松柔与稳固共存,
来源周身协调节节连续,
沉下踏地引力的运用反映,
是内持内流精神表现。
5 不僵死板硬用心意导向。下面谈练沉具体方法:
1 在站桩中练沉。叶大密先生曾提供太阳升高空巨石沉海底两种方法(见拙文《金针度人》)。
2 练好弓箭步中的沉。此开档松胯旋腰转体脐轮磨圈成弓箭步时意想中下沉松柔似水泥柱浇灌地心。在转换时关注转换时足跟踩下的潜隐力量。一放一蓄不断变迁。不但必须防止双重过偏失稳或加强软蹬克服此两种偏差,在練習時将輕靈與全局結合深入一步則可練出內實實效真效果。此则需综合性养成并保留饱满,以确保三个内部力的全面发展与完善。而这些内部力量通过循序渐进持恒才能达到最佳境界故称之为"三个保持"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