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太极拳爱好者们都渴望提升自己的内功,以实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理想。然而,由于内功心法的秘密自古以来就很少流传,尽管太极拳爱好者们对内功有所了解,但对于其本质和如何更好地修炼则充满了迷茫。甚至有些名师也只是含糊其辞。
最令人有趣的是,外国人对这方面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更多是从金庸武侠小说中探讨,因此只能用类比方式来表述:“那就是魔法”(美国畅销小说评论家阿尔蒂尔语)。
古往今来,“法不传六耳”。笔者曾听过一位师兄讲述他学习陈氏太极拳泰斗李经梧的经历。在几年的时间里,他被李经梧老师青眼相看,并被授予学习内功心法的方法,但遭遇了意外——他的朋友偶然间发现并模仿了他的练习,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再次见到李经梧老师的机会。
另一个例子是笔者的师爷汪永泉,从7岁开始跟随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健侯学习。由于这些内容蕴含丰富的内功心法,他不得不保守这个秘密,只能教授拳技,而不能分享内功。
魏树人老师在《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一书中记载了一段这样的故事:1957年底,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武林界会议上,一些知名人士向先师讨教杨家太极拳之真谛。当时先师坚决表示不能在会上公开杨家的秘密,从此武林界朋友都知道先师珍视杨家绝艺,不肯向外界透露。
其实,不轻易传授内功的心态,与“传拳不传诀”,“教徒饿死师傅”,“法不傳六耳”等规矩有关,更与这些神奇力量得之艰难相关。这让我们深思:什么才是真正可靠、有效的人生修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神秘而又强大的概念呢?根据道家的文化背景,这里的“神意气”指的是事物发展中的智慧和灵动,它体现了生命活动及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途径和训练方法。而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积累起来的情感、精力及精神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內勁”。
因此,可以这样定义内部修为:它是一种符合生命活动及事物发展规律的手段或训练方法;同时,它也是通过这种手段或训练积累而成的情感、精力及精神状态。一句话可以概括,这就是一种能够赋予身体生命力的无形力量,是一种超越肉体层面的存在,是一种智慧与灵动结合后的高级境界,是一种既能促进身心健康,又能提高个人潜能,使人们达到更高生活质量水平的人生艺术形式。
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进行长期且系统性的身心锻炼——首要任务之一便是调整我们的虚实平衡。如果说形体上的重量偏移,即使微小,也会影响整个身体平衡,那么同样地,如果意识中的注意力也不稳定,就无法达成最佳状态。此外,还必须保证整个身体各个部分之间保持圆滑连贯,而非僵硬分离,这也是调整虚实的一个关键步骤。最后,每一次动作完成后,都要确保意念回到起始位置,以避免遗忘或者混乱,从而影响接下来的锻炼效果。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过程,每一步都要求细致到位,无懈可击。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