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武术一图流传百般拳法体验含胸拔背的精髓

含胸:心窝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要有向前微合的念头,但不可有前合之动作事实,能含胸,气始可下沉于丹田。这样的姿势不仅让呼吸更加顺畅,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身体的重量分布,从而达到一种内外兼修的状态。

拔背:两肩中间,大椎骨下,第三节于第四节脊椎骨中间,即身柱穴与陶道穴之间,这里有一种鼓起的意境,不可有鼓起之实,同时忘掉双肩,是谓拔背。否则易为驼背,此法与前法“含胸”,有相互相成之关联作用。

在医学上,当您用力挺胸时,剑骨尾端(图中的红点部位)会往外凸出,因此想做含胸这个动作,必须将剑骨突轻柔地微微往内收,但也须注意不可收得过分,将胸肌和肋间肌放松,让脊背自然舒展放松。当你能够正确执行含胸动作,你就自然而然地能够实现拔背,即放松背部的肌肉,并且从精神层面上去除那种力量感。

如果剑骨突收得太过分,就会导致弯腰驼背,而不是正确的含胸拔背。所以,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让我们的脊椎保持健康和灵活性。

再来说说“尾闾中正”,尾闾指的是解剖学上的尾椎骨,在医学上就是整条脊椎骨中心线应该自然放松,与地面垂直。这一点对于维护良好的体态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防止长期站立或坐着造成颈部和腰部紧张,从而减少疲劳感。

成年人的脊椎呈现S形弯曲,这是为了保护脑部免受震荡。在婴儿时期,它们是直立的,当孩子开始走路时,由于需要缓冲脚步撞击,以此保护大脑,这时候它们才开始弯曲。而人体器官都位于脊柱前方,有助于稳定身体重心,其中丹田位置恰好处在这一部分,为这种腰弯带来的S形前凸提供了支持。

尾闾,即最末端的一段,是生理性的向内、向上的弯曲,它包围了生殖、泌尿系统及大肠等器官。这一特性使臀部形成一个微弱翘起,这也是正常情况下的状态之一。

那么如何结合这些原则来练习?首先,要站在正直挺 chests 的姿势,一手放在胃口上方,一手放在小腹处,用力同时挤压到肚脐方向,同时让臀部跟随这个方向移动。你就会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变得柔软且协调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心理调整,以及对身体各个部分位置关系的一个简单练习方法,如同图示右侧那样清晰展示出的效果。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