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四大功夫:吴图南的内在力量传承
按语:吴图南(1884-1989)是一位太极拳发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的练习从小开始,先后向吴鉴泉、杨少候学习了十二年,终身不变,享年105岁。在理论上,他有许多著作,被收录在《吴图南太极拳精髓》一书中。本文是他1994年的武汉国际太极拳、剑邀请赛上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吴图南先生对“太极功夫”进行了系统的划分,这种划分在太极拳理论上是一种创新和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如果沿着这条路,对太极功夫进行科学、系统和规范的划分,就能科学地指导习练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对于提升技巧水平和健身效果将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特此推荐给读者,以期大家能认真研读,从中受益。
要想掌握高超的太極功夫,你需要下很大的工夫的问题是,你应该如何下这些工夫呢?过去的一些著作,没有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说明。在旧社会,中国武术界非常保守。过去有一种习惯叫做“传拳不传功”,学好技巧必须先拜师傅。这当然是封建时代留下的遗风。而今天不同了,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搞好现代化建设,我们特别是老一辈专家们,都有责任把我们多年积累下来宝贵经验贡献给国家和人民。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来谈这个问题。
我研究过几十年,我观察每个姿势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位置是否符合生理特点是否顺乎发育,也做过大量调查整理得出结论:姿势正确基础之本,没有牢固基础就无法提高怎样才算正确?我个人认为姿势要与原名相符动作自然表里如一得心应手才能达到锻炼目的。
根据我的体会,我把太極功概括成四种:
第一是著力。这就是你往我来,一招一式比如搬拦捶你知道经干什么用怎么打怎么避等等都是著力要熟,要流畅一步步提高王宗岳《 太極拳論》講:“由著熟而渐悟懂劲”,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松力。这就问你究竟松了多少讲清楚了。我看有人练多年自称松却不是松,而是不努力要求你的四肢百体关节韧带无处不轻灵无处不坚韧无处不沉稳无处不顺遂通体贯串丝毫无间然后才能达到 松则沉必使气才能达到这个目的通过练松力让关节韧带肌肉鬆开柔韧活动自由富弹性听指调动就必须通过练松力才能到达目标。
第三劲力为什么叫劲力的区别于力的代表一般力的我管它叫拙力。而劲又软又硬又紧又松快也慢既没有一定大小也没有一定刚柔但它又刚又柔,又快又慢,又不会即使也不离所以需要劲力的原因比如对方接连不断连续几招合起来时如果只会著就会应接不暇顾此失彼非用劲不可 势就除去腰脊为主宰其余部位随机应变变化之一瞬千分之秒转移对方力量方向使其力量折回自己身上去使他失去平衡并弹出动这是所谓劲胜过著道理。
第四气力这里指的是内在气运,是最本质的,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气运王宗岳《十三勢歌》、《十三勢行功心解》谈到气十五六处可见气在古代非常重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使气前呼吸后呼吸存在丹田;呼时以心引导至令其去的地方慢慢放出时间久之后可以按照你的意念去做另外交感作用也能听指挥这是所谓使气通过修养我们的内外天地之气融会贯通合一起为所有用由内臟到肌肉由肌肉到腠里再皮肤毛细孔再放出来延长出去让这种气达到对方身体并且与对方结合起来指挥他们的一呼一吸这是我们所说的 太極氣 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不瞭解内外两方面之氣練習只是初级阶段,比如伸手为呼回手为吸等简单事物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透我的现在正在写“宗氣論”里面详细讨论完以后,再见面,并希望得到同志们意见。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