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太极拳中的对称关系。经过多年的练习和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的浅见。
太极拳要求运动者在上下、左右、内外以及前后的各个方面都能达到一种有机的对称与非对称的平衡。它是一种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的完全对称运动。尽管肢体动作看似复杂,但实际上遵循着一套固定的规律,如上肢的举按旋收展,以及左冲右开等,这些都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由于大脑是分为两半且相互关联的人类器官,我们在健身时可以通过一些双侧交叉放置于身体中线上的锻炼来增强左右脑之间的联系,促进神经活动。这对于防止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大脑延迟和四肢功能减退至关重要。
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大脑支配下的对称运动,上下轻沉兼备,虚实并存,要求我们在每一个势中注意到这个原则。在腰以下占六分,而腰以上占四分的情况下,每一次动作都应确保有升必有沉,有沉必有升,以实现身体上的松活圆转和稳固如磐石。
例如,“太极起势”中的形象展示了这种无形之美,它不仅包含了阴阳五行未生的天地,还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在这一瞬间,一切尚未显现,只有一种潜藏的情感与意念,是名为“无”的状态,是最原始的一种存在状态。而这正是太极所特有的,那是一种既含蓄又明晰,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事物。
除了这些,更深层次地探讨的是三者的结合:一是“金刚捣碓”,二是“金鸡独立”,三是在练习时如何实现全身协调,包括手臂与腿部,以及前后配合,使得整个练习过程成为一种完整而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