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24式图解视频中的对称美每一式的反复展示

在太极拳的实践中,笔者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习,这门古老的武术艺术对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旅程。经过多年的修炼,我逐渐领悟到了太极拳中对称关系的奥秘,并将自己的浅见分享给大家。

太极拳要求动作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各部分要有机地结合,彼此相辅相成。这是因为人体结构本身就蕴含着对称与非对称的规律。例如,上肢运动如上举和下按,外旋和内收等,都遵循着人体生理所决定的人类运动规律。此外,由于大脑是分为左右两半且紧密关联,因此健身时做双腿或双臂交叉放在身体中心线上的锻炼动作,对促进左右脑之间神经连接作用尤为重要,以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在练习太极拳时,我们需要注意上虚下实,即逢上必有下,升中有沉,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这要求我们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要保持一定比例,比如腰以上占四分之二,而腰以下占六分之五。在实际操作中,要确保每个势都能达到升无不沉、沉无不升,同时保持轻沉兼备。

除了上下的对称关系,还有一种左右对称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逢左必右,逢右必左;二是左发右沉,右发左沉;三是在采捋劲时,将重心偏向相应方向。在陈式太极拳中的“单鞭”这一招,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最后,还有一种前后对称关系,它表现为前去之中必有后撑,如“搂膝拗步”,以及退中有进,不仅如此,每一次手臂往前的同时也要让另一只手臂往后挣。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达到精神团聚不散、开展而蓄势并存的境界,使得我们的生命活动更加符合自然法则,从而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总结来说,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上下、左右、前后的总体对称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不仅反映了人的生理结构,也展现了生命运动的一种自然规律。当我们能够在练习中学会这种整合性,当身体各部位像水一样流畅地互相关联时,那么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深刻而美妙的心灵享受。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学好太极不是靠眼睛看,而是靠心灵感悟。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