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拳起源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所创,至今尚难找到确凿的证据。但是通过上海绵拳代表人物孙福海之子——孙长根、孙宝庆的回忆,可以确定在上海最早传播绵拳的人是孙福海的师父孟光银。1920年前后,孟光银来到上海传授绵拳,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完善。
孟光银(原名孟招德,又名孟关宇或孟关雨),原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沧州顺德镖局的镖师,主要在山东、河南两地走镖,后拜一位经商的老翁学拳而得绵拳。这在清末民初武术家吴志青所撰写的《太极正宗》中收录的《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上海李瑞九家曾聘有拳术教师孟某,所擅长之拳称绵拳,共有八路架式,亦有两人推手法,用意颇似太极。闻孟某少时,在山东、河南之间保镳为业,富有膂力,尤善单刀,其名颇显。孟年少气盛,自负其技睥睨侪辈,一日携镳投宿於旅店,与同道者谈武艺,有旁若无人之概。
忽有同宿一须发皓然之老叽冷笑鄙视之意现於颜色。孟不能堪忿然谓叽曰:若龙钟似此岂亦能武,将毋倚老卖老,以为我没奈何乎?叽从容曰:强中更有强中手武艺谁敢称能,因见汝年轻,不知天高地厚故不自觉其笑之出於鼻也怒将何为? 孟益不能忍必欲与叽较叽亦不辞。
孙福海传其子孙长根、孙林根及孙宝庆等人的故事如何,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了六大门派收入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