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90年代初开始习练太极拳,经过多年的学习,对其对称关系有所悟。在此,我将分享我的浅见。
太极拳要求上下、左右的对称与非对称必须和谐相处,形成有机的整体运动。它是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的对称运动。太极拳中的肢体动作虽然复杂,但实际上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上举和下按,外旋和内收等,这些都是人的生理所决定的。
由于大脑分为左右两半且相互关联,在健身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双腿和双臂交叉放在身体中线上的锻炼动作来促进两侧人脑之间神经连续运动,从而增强左右之间的协调性。
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大脑支配下的对称运动,上下、左右、前后都符合自然规律。一方面要注意“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保持腰以上四分之虚实比例,腰以下六分之实;另一方面,要确保每一势动作都在上虚下实比例上有意识地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松活圆转又坚固如磐石。
在打拳时,“无极象形也”即阴阳未分但机已动,是指气未升未降,而被谓为太极。这种状态是在端正姿态后,不运劲而展现出的阴阳开合之机。这时,一心凝神专主于敬,以待其动,然后方可学练。
例如,“金刚捣碓”的右手提起时左手放松下沉,每个部位都需保证逢升必降逢降必升,上虚不实轻沉兼备。而“金鸡独立”则表现了更高层次的对称,即右手提起与左腿提起同时,与左手按地与右腿按地同时进行,上下的节奏需要精准同步。
至于左右对称,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逢左必右逢右必左,如单鞭;二是左发右沉或反之;三是重心随着肘臂采捋劲而移动,使得全身的一致性得到保证。在每一次采捋力出发时,都需要调整重心以配合对方力量,同时确保整个身体各部分协同行动。
对于前后关系,也是一样的要求:“搂膝拗步”时,用缠丝劲从后撑向前,而不是硬直或僵直。此外,还有一种退中有进,即退步中的两手往前欲先后相合,对应着眼瞻前的守备以防敌攻,同时准备迎击。这就体现了总体上的前去撑、中间结合及往返呼吸般灵活变化,无始无终的大圆满意境。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21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