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环境中钓鱼调漂时反向找底寻找多鳞白甲鱼需要验证其有效性

在钓鱼的过程中,很多朋友们在找底时经常会遇到一个小问题:当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料后,它为什么突然变成4目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要注意几点。首先,你要看你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物体来找底,这个物体的体积和重量与你的钓饵有多大的差异。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中的稳定静流区域或者是养殖池塘,那么水底通常会有一层厚度不等的粥酱状“虚底”。如果你使用了一块比较重的铅皮作为找底工具,钩子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较硬的“实底”上。当你换上钓饵后,由于钓饵比铅皮轻许多,钩子就会沉到底部,而浮标则会露出更多水面,使得浮标显示出的目数增加。

我曾经尝试用与钓饵体积相似的橡皮块来找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的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接近。一旦橡皮块的重量超过了 钓饵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因此,不难想象,如果使用硬又重的钓饵,在虚底较厚的情况下,它们可能穿过虚顶直接落在实地上,那么鱼就无法看见或吃到它们,这样怎么能有效地进行捕鱼呢?

我喜欢用小型橡皮块作为找底工具,因为它不会脱落,而且可以根据视觉上的粗细和浮标显示出的轻重来选择不同大小和重量的小方块。这一点非常灵活易行。这些四边形的小方块(通常是学生擦字用的那种)通过刀片切割而成,它们对比起常规外形多为橄榄形或球状、棱角分明且棱角多刺激性更高,所以对鱼来说不那么熟悉,从而使得找到真正的地表变得更加顺利。

选择橡皮块时,最好让其大小和重量符合以2至3目的浮力所需为宜,或稍大于实际使用到的 钓饵,但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调整“反向验证法”来检查是否已经找到正确的地面。

例如,当你调节5目时,用双边挂着小方块并将其深入到底部,看看是否能够保持5目的状态。如果没有,那么意味着已经超越了正确位置,然后再逐渐将其提升回原来的位置即可。这一方法可以确保既能触及地面又不会超出范围。

最后,当你把实际用于捕捉食物的大型食物悬挂下来,如果它比之前用于寻找地面的小方块轻,则浮标将会升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暂时不动浮标,让它自然飘荖观察效果,再根据情况做出调整。此外,对于那些总觉得没有找到正确地点的人,我认为宁愿花费更多时间确保一切都准备妥当也不应急忙完成工作,特别是在追求鲫鱼的时候,更要注意不要让食物穿透虚顶,因为鲫鱼并非像鲤鱼那样擅长掘土觅食。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