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亚对象鱼种,鲶鱼众人皆认为它为标准的底栖型鱼类,只有偶尔才会至中上层水域活动。确实,鲶鱼是底栖型,但与大多数肉食鱼类相同,在黄昏和清晨时分,它们会游曳于浅水处觅食。在黄河滩就流传着一种用田鼠钓鲶鱼的方法:将活老鼠前半截置于水面,使其扑腾,以引来鲶魚捕食。这类猎物如活老鼠、水鸟、蛙类均活跃于水表层。再观察鲶魚的大口,即“地包天”,几乎所有攻击上层猎物的鱼类都具备此特征,这或许是自然赋予的吧。因此,在清晨或者黄昏时分,个人深信它们对水面系情有独钟。在下文,我们将探讨几种适用于钓鲶魚的心得体会。
一、Buzzbait,或称“水面拖拉机”这复合式装备原本为钓大马林巴(Largemouth Bass)设计。但我曾尝试使用它来钓鮰,並惊喜地发现效果超乎预期。
然而,它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需要一定回收速度,不可停顿,因此常遇到攻击失败的情况,因为鮰捕食有时先用尾部抽取猎物,将其抽晕后再吞噬。但从攻击次数而言,鮰绝对领先!最有效方式便是在搜边时使用它,一次投入即收两圈,就能炸起中间之敌。此外,该拟饵采用单钩且由钢丝连接,所以当中获成功后,请力挽狂澜!否则难以穿透鮰之牙齿。
二、雷蛙(或雷老鼠)本应针对重草场黑魟设计,但鮰亦极为喜爱那探戈般节奏引诱者。尤其在蛙群众多之地点,用雷蛙效果意想不到。该拟饵优点正好补偿Buzzbait缺陷,因可以停留于水面。一旦被鮰狠狠抽取,要切记不可扬竿,而应等待走线之后猛抽——切勿轻易放弃。此法宜搭配MH竿子及PE线,因为雷蛙鸡爪粗藏深,不需巨力方能打入鮰之口。而所获鮰往往深喉未解开。
三、铅笔波扒一类型别可能由于我个人的经验不足或其他因素,我虽尝试过但仅有一次波扒、一次铅笔遭遇攻势却未被咬住。这或许与波扒铅笔过细有关,令鮰失去兴趣故不予理睬总结来说,用带有噪音效应的拟饵路釣鱸鯔需注意以下几点:
在摄食高峰期施行,即早晨与傍晚。
水面的浅处,有垂柳覆盖到水面或者树枝、大石头涵洞阴凉岸边更佳。
心态要稳定,一般搜索完三遍若无果,可立即放手;若发生爆炸性反应,则看走线动作并随后扬竿刺客。
中獲後尽量使用控釣器,大鳢密齒堅硬且难以克服。
鼓励放流,为维护生态环境及让未来同行者也能感受鱸鯔快乐而进行。在非必要情况下尽量保留较大的健康個體並將其归还自然,让我们的每一次旅程都充满欢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