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推手中,运用“沾粘连随”技巧,不仅体现了摩擦力的存在与运用,而且展示了杠杆原理的应用。太极推手中的擒拿发放技巧,则是利用多种矢向力,在运动中随时变化,以实现“易化能攻”的效果。这也体现了弧形运动中的“切向力”,如同数学公式所述,当对方以水平力击来,依据公式:水平力×COS90°=O,所以竖力破横力,可以小力破大力。
在实战中,双方力量的角度随时发生变化,因此难以完全通过数学公式表达。但可以通过身心感受和下意识的反应来应对。在太极拳推手中,“引进落空,合即出”是一项特色技巧。当对方打来,我则顺势让空,此时我与彼方向相同速度一致,当对方欲调正身形,由于惯性无法立即改变方向,我则借此发动,对方必被我放出无疑。
如果我化开对方之劲,而对方欲回身,我可随其回劲的惯性抖转腰身,再趁势而发,这便体现了“舍己从人”的理念。此外,内劲来源于丹田气,在意识指导下瞬间意到、气到、力的爆发使得身体向后坐,同时将力量向前发出,这在物理学上可以表示为P=l/2Mv(P为能量、M为质量、v为速度),由此可见加速度使力量倍增。
然而,要注意的是,如盲目拙气拙力的练习容易造成气滞血淤伤害。以上内容仅是对太极拳部分分析,而人的意、气、力的运行无固定模式,并且,科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并非刻意能够做到的,因为真正的功夫体现在身上而非单纯的手法上。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3-31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