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剑法舞动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灵魂融合

古风剑法舞动:太极拳与书法艺术的灵魂融合

学习书法已近30载,主攻隶书。2010年8月才开始接触太极拳,时间虽短,但从书法角度去领悟太极拳给人以书为心画,拳露神韵之感。下面我就粗浅地谈谈太极拳与书法相融的几点体会:

一、打太极拳者必站“浑圆桩”,可力从地起。同理,如果是站着写字,“若让力量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下盘不稳,如何能写出苍劲有力的字呢?

二、“想学好传统太极拳,就一定要走好太极步!这与初学书法时必须要先学会基本笔画一样,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或是书法的一点一横,二者基本功都是重中之重!”

三、举例:传统42式中的“搂膝拗步”,其主要表现是“搟膝推掌”,动作要“舒缓到位”。这就如同書寫中的筆筆到位,每個筆畫收筆時都不能急,一文一武,却相得益彰。

四、练太極拳的人首先要“松”,這個“松”要靠自己悟,只有你真正能“松”了,你才明白原来老師講的“松”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比如:楊氏傳統大碧天風雲手,這裡老師反覆強調肩頭放鬆。不會放鬆,那麼動作就不會協調!學來總是在耸肩頭動作既不舒展又不到位。怎麼在打大碧天風雲手中學會放鬆?讓我想到范曾先生談中國書藝之美其中的一段話:“現在流傳下來的帖,比如懷素《苦笋帖》、《肚痛帖》都是寫便條,這便條留了下來,现在成了書藝至寶、千古杰作,為什麼?因為他們在寫這些字時很隨便(用筆自由自在);好書藝就是在書家不經意與放鬆之間形成的。”

五、學習過程中,我深刻領悟到兩者的「力」是一致概念,它並非外表上的粗壯或拙劣,而是長時間練習後內化於心靈和身體所產生的自然力量,即「力由意生」,意念達到的境界也是最真實最強大的力量。

六,如果沒有透過深入理解和探索,而只是單純模仿,那麼無論是在學習太極還是在進行書寫,都難以達成真正精湛的地步。

七、練習兩者都需要耐心和毅力,就像學習任何技能一般,不僅僅依賴於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修煉態度。在選擇適合自己的兵器或者工具上也需謹慎考慮,以找到最佳匹配。

八、兩者皆要求運用專注的心智狀態,在運動中保持思想集中,以及呼吸節奏與動作相互配合,使整體情緒平穩而內省。

九,其共同點可以概括為:“足立身正氣運結合”。此點體現了兩者的共通特質,也是我們應該追求且努力達到的標準之一。

十,最终,我認為通过结合学习这些技艺,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还能够陶冶情操,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这一切都建立于对两种艺术形式内涵深入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提升过程,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和体验。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