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水浒英雄的故乡,也是中国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国宝”。这里不仅与河南少林、湖北武当、四川峨嵋齐名,而且因《水浒传》而闻名天下。长期生活在此的人们崇尚武术,自古以来民间习武之风盛行。在中华大地上,梁山可称为武术之乡,为中华武术的发展贡献巨大,为世界武林留下了深刻印记。
在漫长封建社会中,许多有志之士利用武术开展反压迫、反剥削斗争。隋末农民英雄程咬金善用板斧、马稍,在大业十三年投奔李密,参加瓦岗军。此后宋朝时期群众尚 武的风气盛行,大力促进了梁山子午门功夫的发展。至北宋末年,一百零八将持仗义,并采众家所长形成拳法套路,从而丰富和升华了梁山子午门功夫。
明朝时期西竺禅师培养了一批技术娴熟的武僧,与戚继光合作抵御倭寇。清末胡四联合捻军首领张洛型起义,最终失败,但激发了梁山人民反压迫斗志和习武热情,使得拳种器械等得到空前的发展。
现代以来,随着各级国术馆建立,梁山子午门功夫进入兴旺时期,不少高手受聘任教,为培养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如常丙章、常丙义被青岛国术馆聘为教习,其后人至今仍在青岛任教。此外,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打狗棒”、“梅花拳”等流派。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志士走向保卫国家疆场,以马达为代表,他以胆敢谋略一举成名成为传奇人物。1982 年成立了梁山健在老拳师选举产生的事31 名委员组成了梁山 武协,并推动现代事业前进提高水平。这次大会还增设常务委员会并修订会员章程,对会员进行证书和证章颁发,这对提升竞技和德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文化兴办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本着社会兴办精神广泛宣传调动积极性,让学校开设普通体育课,使学生劳逸结合课内外结合,不仅丰富第二课堂也激发青少年习练热情。而且开设文化课程解决学文不能练武的问题,为腾飞夯实根基。此外还组织国际水浒文化节邀请赛让各门派精英同台展示互相切磋,是一次历史性的活动,将助力传统到现代快速发展提供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