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2013年1期刊发了我关于太极拳趣味功夫戏说的文章,引起了一些读者对于内容的好奇和探讨。以下是一些我的思考与解答。
首先,推手是太极拳练习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在互动中保持平衡和协调,而不是竞争或对抗。如果在推手练习中出现争斗,那么这种状态就无法达到练习的目的。
其次,我提到了几种不同的武术技巧:发放、穿发、擒拿、甩手、断手、散手和神手功夫,每一种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些区别来自于我个人的理解和体验。
第三点,我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阐述这些技巧之间的关系:
穿化克制发放,依据的是“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意味着力量应该从柔软转变为无形。
擒拿克制穿化,依据是“出手便拿,落手便擒”,强调的是迅速而直接地完成行动。
断手克制擒拿,依据是“好拿不如拙打”,表明即使技术高超,也要注重实战能力。
散手克制断手,以“撒去满天皆是 手,浑身都是机关抢”为理念,即随机应变,不受束缚。
神hand克制散hand,以“练精化气,练气归神”为核心思想,即追求内在力量与精神上的完善。
第四点,我认为技击研究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个学问,它服务于个人健身及友谊建立。因此,我们应当将武德修养放在首位。
第五点,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比赛只适合少数人参与,如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或者河南电视台《武林风》的选秀节目,其参赛者通常都是高水平的运动员或艺人。
第六点,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将健身与友谊作为活动目的更为重要,而非仅仅为了参加擂台赛事而进行训练。
第七到十九点,则是我对太极拳本质以及推手实践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太极拳主要旨在健康长寿,并且它并不需要其他什么样的定义。而通过学习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中的五篇论述,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到这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过分计较胜负,不顾一切的手段,那是不恰当的。这正反映出我们的目标应该集中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而非单纯为了胜利而战斗。最后,无论我们如何探索这些技能,最终还是要回到王宗岳的话语——求"松"为本,因为这才是所有技能之源也是最根本的地方。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