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探秘》2013年1月刊登了我的文章《太极拳趣味功夫的智慧与体悟》,由于部分读者对这篇文章有所迷惑和质疑,我想通过以下几点来进一步阐述和解答。
推手作为太极拳练习的一种方式,它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论,不应该在推手中陷入争斗。任何一方如果在推手中追求高低,实际上是在违背推手的根本目的。
我提到的“发放、穿发、擒拿、断手、散手、神手”等概念,是我个人的理解和区分不同功夫技巧的方式。
试图以戏谑的形式来说明这些概念:
穿化克制发放,依据是“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空”。
擒拿克制穿化,依据是“出招即拿,落招即捕”。
断手克制擒拿,依据是“好打胜过拙攻”。
散手克制断手,依据是“随意挥洒,如同天上的云朵,无处不是机关。”
神奇的手法克服散开之势,以气归于神,从而使万事归于一气相聚。
技击研究是一门艺术与学问的结合,它服务于健身与友谊。习武者应将武德修养放在首位,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真正意义上的武术擂台竞技只适合少数人,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武林大会》及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节目中的选 手们则表现出了卓越水平,他们无疑代表了我们的行业精英。
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我们应当将健身与友谊放在首位,而非参与那些激烈竞争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太极拳带给我们的益处和乐趣。
尽管经过长时间讨论,但关于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仍然没有形成共识。这反映了这一领域复杂性以及它对不同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
同样,对于何为太极拳推-hand,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即缺乏普遍认可的一个定义或标准,这也许也是因为这种训练方式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其难以被界定得那么明确。
研究王宗岳先生编撰的《太极拳谱》的五篇经典论著,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太极拳更多的是一种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锻炼方法,而非其他一些误导性的理解。此外,这也强调了其文化价值及历史背景对现代实践者的重要影响力。
10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当我们进行太极拳推-hand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健康与友谊,而不是为了显示力量或赢得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不计较胜负,只追求平衡自然,那才是正确之道,更符合整个运动精神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话语,因为它既指代动作状态,也象征着一种心态——宁静自若,就像水一样能迎刃而解,一切问题都变得简单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有挑战,有时候挑战自己甚至他人也是必要的一环,但总要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困难。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