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2013年1期刊发了我关于《太极拳趣味功夫戏说及思考》的文章,引起了一些读者对于这篇文章的好奇与疑惑。以下是我对这些质疑和困惑的一点回应。
首先,推手是太极拳练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不是为了争胜负,而是为了练就内外兼修的身心状态。在推手中竞争高下,不仅不利于练功,更无法达到真正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同步发展。
其次,我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基本功夫技巧,如发放、穿发、擒拿等,这些都是我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它们反映了我对不同技巧差异性的理解。
再次,我提出了一种玩法,即通过不同的技巧来相互印证对方,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例如,使用“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的原则克服对方的发放;或者采用“出手便拿,落手便擒”的策略来应对对方的擒拿;而且还有一套更为复杂的手法,比如断手、散手以及神手,这些都体现了我的技术探索过程。
第四点,我强调了技击研究作为一种艺术与学问,它应该服务于健身与友谊,而非单纯追求胜败。我认为武德修养应当放在首位,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武术带来的乐趣,并将其传承下去。
第五点至第八点,我讨论了现代武林中的几个现象,比如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和河南电视台《武林风》,这些活动吸引着各路高人参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对于大多数爱好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健身与友谊,而非参与那些激烈比赛。
第九点至十二点,我深入分析了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的五篇拳论,并指出太极拳是一种用于益寿延年的健身方法,而不是其他什么。我总结道:在进行太极拳推手时,我们应该以“松”为本,因为这种松懈才是所有运动之源,也是每一项技能之本。这就是我的探索之路,也是我希望能分享给大家的一部分经验。
2025-05-10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4
2025-04-25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