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谈论的“形、气、神”是道家对于精、气、神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是我们打开生命科学的大门钥匙。因此,在太极拳养生功中,我们需要在三个层次上下功夫。在形体这个层次上,主要涉及站桩和开合动作,这是道家所说的“调身”。通过练习桩功和开合动作套路,我们可以获得健身固形的效果。这些动作套路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静功与动功。我曾跟随刘桐林老师学习内家拳中的静功,如“三才桩”、“混元桩”等,以及少林拳中的站桩如“童子拜佛”、“马步架打”等。我对年轻人多学些站框持有不同的看法,对中老年人则推荐少林拳的部分站框以及我在太极拳中选取的单列式。
在炼气这一层次上,道家称之为“调息”。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简单易懂却不够严谨的小儿戏,但我却将其视为宝贵。这正是因为最容易产生成效,最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而习练者必须按照太极拳术中的“十要”,其中包括内外相合,不求速度,只需意到气到。
最后,在炼调神这一层次上,道家称之为“调心”。杨澄甫口述,陈微明录:“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修心可筑基,调心能治病。三丰祖师曰:“觅真心者,不生妄念既是真心。”每一门派都要求意守丹田,并讲究调身、调总、调心,这样必然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健身效益。此外,还需要入静排除杂念,以达到真正的心灵平和。
呼吸规律也很重要,一般使用腹式呼吸方法。但初学者应自然呼吸,而非刻意追求深长;只有当腹式呼吸协调后,再尝试逆腹式呼吸。不过这需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不宜急于求成。
2025-04-30
2025-04-30
2025-05-06
2025-04-30
2025-05-06
2025-05-06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