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秘籍网深度解析:孙玉奎太极八法精髓探究
太极拳的内在运动,从意气力到精气神,无不体现为圆满的动作。这种圆满的运动中,两个基本力量是离心力和向心力。太极八法都应该以这些两种力量为基础。在这八个法则中,“捋”、“捌”和“採”属于离心力的范畴,而“拥”、“挤”、“按”、“肘”和“靠”属于向心力的范畴。“捋”的实践应避免虚空,而非实体;同样,“挤”的应用应避免虚无,不要挤实而顶上。
传统歌诀提到:“掔字意何解,如水负行舟。”浮力与重力代表着一种上顶下沉的对抗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避免“拥劲姓顶”,这是太极拳的大忌,这与太极拳理中的“粘黏连随,不丢不顶”相违背。
有一位大师认为:“拥劲主攻,是八法中最基本的力。”然而,“拥”的字义更接近于守护之意,与古代定义相符。而且,尽管歌诀指出“掔要圆撑”,但它并没有表达进攻之意。因此,我们可以说:“拥劵主守”,更符合词义。此外,有一句歌诀说:“捋要柔顺,”实际上柔顺是否足以驱使人?确保对方施加来的来势被你迅速地反馈,可以成功实施这一技巧;否则,你可能会成为自己攻击对象!
有另一句歌诀提到:“挤在合劲,”并不完全贴切。正确的是将其置于对方施加来的“我来势(捋)之上”。这样做,同时快速转身,就能有效应对所有向心力的招式,并且不会犯下顶上的错误。
还有另一句歌诀称:“按在合劲,”也不尽然准确。这句话应该是指将按放在对方施加来的我方来势(捋)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快速推进,以此实现更高效率。但如果你的对手力量强大而快捷,你使用这样的方法只能遭受打击。
关于王宗岳先生所著《太極拳論》中的缺失,它未曾详细讨论过这 八个基本原则,也从未涉及任何一个具体规则。这可能意味着王宗岳先生认为这些规则存在不足或者不够严格,或许他认为它们并不值得一提。如果《太極拳論》或《太極拳經》忽视了腿部技术,那么这本书显然是不完整的。
定步推手经常因为步伐跟不上的问题而出现问题,但蹦跳式推手虽然消耗更多体能,却能够产生更大的力量。我个人不同意蹦跳式推手,但支持采用一种名为"近步挤,退步捋" 的推手模式,其中关键点是进退自然、迅速,让对方难以预测。你也需要静坐冥想练习,而不是松懈练习,这一点对于提高自身能力至关重要。不过,要注意的是,“松懈练习、松懈打斗只是一个简单概念,它不能单独用来制胜,因为一个简单明了的策略无法战胜敌人的复杂策略。”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关于顺逆二者的重要性——即宇宙普遍遵循的一种平衡原理。在自然界里,无论是昼夜交替、四季变化还是声波起伏,都表现出了这个原理。而在我们的身体活动中,比如呼吸、搏动的心脏以及肠胃蠕动等等,也都是运用这个原理运行的。孙禄堂大师讲述过关于顺逆和化,以及皮球弹簧球铁球三元之道,这些都是完美无瑕的人类武学训练方式和战斗策略。他多次告诫学生们,首先要掌握武术艺术中的平衡,即使是在追求完美时也不可偏执地追求某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真谛,使得每一次挥臂都像长江一样流淌自如不断地展现出自己的韵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