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入门拳法孙玉奎的八法探秘

太极拳的艺术之道,体现在其内在的圆满运动中,从意气力到精气神,无不展现为圆润流畅的形态。其中,“离心力”与“向心力”是构建这种圆满运动的两个基本力量。太极八法,以这两种力量为基础,每一招都要融会贯通。我们可以看到,“捋、捌、採”三招属于离心力的范畴,而“拥、挤、按、肘、靠”五招则归于向心力的范围。在这些八法中,“捋”的确最能代表离心力,因为它能够区分实虚,不仅要捋实,更要避免捋虚;同样地,“挤”的表现更能体现向心力的特质,它需要避免挤空和顶撞,保持实而不虚。

传统歌诀提醒我们:“掤字意何解,如水负行舟”,这里浮力与重力之间形成了对抗,这正是太极拳所追求的一种动态平衡。此外,有的大师认为:“拥劲主攻,是八法中最基本的力”,但这种说法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拥”字本身指的是箭筒盖子,而不是直接攻击。如果我们从字义上分析,我们应该将“拥劲用‘捧’比较准确。”

有些歌诀提出了不同的指导,比如:“捋要柔顺”,但实际上这样的柔顺是否足以驱使对方,也是一个问题。而另一些歌诀如:“挤在合劲”,虽然表面看起来有理,但实际上也存在不足。“按”的含义也有着顶击的一面,因此,如果没有转换的话,就很难化解对方的进攻。

太极拳中的八法被视作练习和应用太极拳的一个框架,却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并未得到详细阐述,这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某些严格性或准确性的问题。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太极拳论》或《太极拳经》的缺失,并非因为腿部技术不重要,而可能是由于当时对于全面的训练方法还没有深入理解。

定步推手常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步伐跟不上,所以建议采用一种新的推手模式,即"近步挤,退步捋",通过自然而快捷地变化来制服对手。这是一种既节省体能又高效的手段。

最后,有大师曾经教导学员们要松懈练习和打斗,但这一点也许并不十分精确。真正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静下心来练习和战斗,因为松懈往往不能保证静默。此外,对于武技来说,一定的顺应性(顺)与反弹性(逆)的结合才是真谛。不仅如此,在宇宙万物运行规律中,我们可以发现无处不在的人类生活中的例子——昼夜交替、四季更迭等,都展示了“顺逆”的普遍原则。而孙禄堂大师关于“顺逆和化”以及皮球、中弹簧球及铁球三元之理,则提供了一套完美无瑕的地方学习武术战术。他强调,要掌握好的风格首先得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得每一个动作都自然流畅,就像长江奔腾不断一样充满活力。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